第300部分(1 / 4)

小說:清虛道德天尊 作者:炒作

武則天是說幹就幹,雷厲風行,而且往往大破常規,突顯舉動。例如:獎勵農桑,發展農業和手工業最為重要。她就是上元二年(675年)的三月西已日舉行了隆重的親桑和祭祀先蠶的儀式。

祭祀先農和先蠶是我國皇帝制度中的一項禮儀規定。按數千年以來的傳統禮儀,每年春三月上亥日,皇帝百官祭先農,親自扶犁耕地,謂之“親耕”,行“籍田禮”,表示對農業生產的重視。同樣,皇后也率內外命婦祭先蠶,行“親蠶禮”'《唐會要?皇后親蠶》,卷第260…261頁。'。舉行這種儀式,一般都有固定的地點,大都在都城的近郊,隋唐改在宮苑裡進行。都有固定的人員,並設有觀臺,不過做做樣子罷了。但武則天為號召臣民重視農桑,表示她制定政治的重要,她打破慣例,到洛陽邙山之南以前所未有的隆重規格舉辦親蠶儀式,不僅是朝廷內外命婦,百官和各地朝覲使者都要參加。他要透過這個儀式,表示鼓勵農桑,發產農業生產的決心。對她的這一活動,《資治通鑑》留有一句記載:“三月,丁已,天后祭先蠶於邙山之陽,百官及朝集使皆陪位。”'《資治通鑑》,卷202,上元元年三月。'

為倡節儉,武則天把按皇后服飾制度規定的十二道褶的羅裙,下令改為七道褶,並帶頭捐出自己的脂粉錢救災。在她的號召和帶動下,宮中嬪妃也不再使用高檔奢侈品。這種節約所減輕的開支雖然有限,但對勤儉風氣的興起是有作用的。

武則天更重視選拔和培養人才,她要培養出能為自己的新政效力的人才來,而不是扯她後腿、拆她臺的那些傳統觀念濃重的人才。

為此,她自行選拔了一批文學之士如著作郎元萬頃、左史劉禕等人,到禁宮中從事修撰編書。撰成了《烈女傳》《臣軌》《百僚新誡》《內軌要略》《少陽正傳》《孝子傳》《樂書》等,累計達千餘卷之多。

在修撰過程中,她常把朝中百官的奏表交給他們參看。朝中有了疑難問題,也讓他們討論辨駁。武則天這麼做自然引起朝中大臣們的議論,認為這是分割宰相之權。因為這些人是武則天自行召集的,他們出入宮廷不經過朝廷的辦公地點“南衙”,是由北門出入的,大臣們就不懷好意地稱他們為“北門學士”'《資治通鑑》,卷202,上元元年三月。'。武則天不去理睬那些風言風語,他很重視自己的這個舉措,也很賞識這些“北門學士”。她認為只有這麼培養,才能避免朝中形成官僚集團結構,下層有才學者才能不拘資格被選拔任用。

在科舉考試製度上,武則天是首開殿試者。她曾經讓高宗親自參加面試,在九百多舉子中一個個筆試,以便發現人才。還把選出的前幾名待詔弘文館,以便選用。議鳳元年(676年),武則天又首開“南選”。唐初,朝廷漸為關隴集團把持,在選士用人方面,也重在選拔關隴子弟入仕,從而排斥了南方廣大地區的人才。而且,各州縣的地方人才,皆由都督府進行選拔。武則天要打破這一慣例,下令每四年派遣五品以上的清正官員充任使者,由御史監督,到桂、廣、交、黔等州選拔。到她執政後,時間縮短,地區範圍又擴大到嶺南、福建等各地。這就徹底打破了都督選拔地方人才的制度,同時把選人範圍擴大到全國各地,使各省各地的俊才都有了被選任官的機會。

由於史書的歪曲宣傳,武則天成了惡人,把她的選官用人也全盤否定。認為她任用的也都是惡官,好官則是她打擊、陷害的物件。該問題本書前已論及,此不多言。這裡選一個裴行儉為例證,進一步證明武則天的用人原則。再者,裴行儉也是武則天年代的一個突出人物,亦應予昭顯。

裴行儉原是長孫無忌反對武則天立為皇后的中堅力量,自廢立皇后的爭鬥開始,他經常與長孫無忌等秘謀,堅決反對立武則天為後。《新唐書》為裴行儉立傳,首先突出他的也是他反對立後之事。傳文中說:“高宗將立武昭儀,行儉以為國家憂,從此始與長孫無忌、褚遂良秘議”'《新唐書》,卷第33,《裴行儉傳》。'。一次,他們又開會研究如何才能阻擋武則天被立為皇后,裴行儉的態度堅決,情緒激昂,不顧安危地大聲說:“如立武氏為後,國家從此不得安寧了啊”誰料在場的袁公瑜把他的話向武則天母親敘述一番。武則天聽後大怒,向高宗說裴行儉悖旨。當時高宗一心要立武則天為後,而雙方爭鬥又極為激烈,就馬上下詔,把裴行儉由長安貶為西州都督府長史。西州遠在西域之吐魯番,雖然官位級別沒有變,都是五品以上,但長安令近在京城,是當時所謂“京縣”六令之首(六令為長安、萬年、河南、洛陽、太原、晉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章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kanshuwo.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