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8部分(3 / 4)

小說:鷹刀傳說 作者:沒事找事

旁許多人仍然在不遺餘力的嘲笑絲毫不懂武功的度塗增不自量力,但是很快,他們看到了一個不可思議的景象,度塗增居然在三招之內便割開了對手的喉管。他們駭然發現,持劍在手的度塗增就像是變了一個人一般,全身上下充滿著一種令人手足發寒,恐懼到極點的殺氣。

喉管噴灑出來的鮮血染紅了度塗增的衣襟,長久以來鬱悶在胸膛內的屈辱和悲憤不但沒有在割開對方喉管的那一剎那得到發洩,反而在血腥的刺激下攀升到極點。殺紅了眼的度塗增在猛然省悟到自己擁有了報復的力量之後,一改昔日的怯弱和被動,開始如瘋子一般主動攻擊他人的行動。儘管他沒有半點內力基礎,可是憑藉著對劍擊技巧的超凡領悟力,他使出的每一劍都有如羚羊掛角無跡可尋,盡得花溪派劍法的真髓。瞬息之間,他便連殺三人,傷八人,直至驚動了恰巧路過的荊悲情。

荊悲情雄才偉略知人善用,一眼便看中了度塗增在劍術上的過人天賦。為此,他不惜折節下交,與度塗增結為異姓兄弟,並將花溪劍派的內功心法、劍術等傾囊相授。士為知己者死,度塗增深深感激著荊悲情對自己的賞識,立誓終其一生為他賣命。

其時,荊悲情只是荊承鯤的第四子,而且還是庶出,所以儘管荊悲情對花溪劍派在浙西一帶的日益壯大居功甚偉,卻依然沒有繼承花溪派宗主的希望。對於權位的角逐,野心勃勃的荊悲情自然不會甘心放棄。他暗中連線派中十二名年青高手,包括在他悉心教導下盡顯崢嶸,以劍術稱絕花溪劍派的度塗增,對外號稱“十三太保”,進行一系列箱底操作,在短短的三年內逐漸架空荊承鯤的權力,銳意革新派中的權力構架,將一批有實力的老臣子排擠出權力中心,換上自己的班底,徹底獨攬派中實權。等到荊承鯤發覺時,荊悲情的勢力已延伸到花溪劍派每一個要害部門,無法控制了。

終於,等到時機成熟,荊悲情覺得再也無法忍受自己的糊塗老爹在自己的頭上指手劃腳時,他便與十三太保一手策劃了“虎躍之變”的逼宮好戲。關於“虎躍之變”,流傳著好幾種版本。官方版本是:以荊悲情、十三太保為首的“在野派”與以荊承鯤、嫡長子荊悲崇為首的“執政派”透過在虎躍堂舉行的聯席會議,順利而且平穩地完成了新老兩代的權力交接儀式。父子三人在會議上的表現充分體現了“血濃於水”“親情為上”的宗旨,會議始終在一個愉快平靜的氛圍中進行。會議的最後場景是,荊承鯤和荊悲崇親熱地拉著荊悲情的手語重心長道:“悲情,將花溪劍派交到你的手中,我們很高興,因為我們知道你一定會將本派發揚光大……有你執掌本派,我們就可以毫無掛礙地潛心向佛,參悟禪學了……”隨後,荊承鯤荊悲崇二人歸隱山林削髮為僧,分別於三個月後及次年一月得道羽化,往生西方極樂世界。野史版本是:以荊悲情、十三太保為首的“在野派”在虎躍堂發動兵變,用武力來強行逼迫荊承鯤退位。在當夜進行的“大清洗”行動中,凡是認不清形勢,依然忠心擁護荊承鯤、荊悲崇的頑固分子均被武力“清洗”出花溪劍派。當然,被武力“清洗”過的物件往往是命喪黃泉,履行他們初入花溪劍派時的盟誓--“生是花溪劍派的人,死是花溪劍派的鬼”。而當喪失自由的荊承鯤和荊悲崇二人被押至政變成功的荊悲情面前時,荊承鯤不由老淚縱橫道:“無論如何,我們總算是你的父親,你的大哥,你能不能看在我生你養你的份上,放我們一條生路?……”對此,荊悲情淡淡一笑道:“我是很重視親情的,但是當親情成為我成就霸業的絆腳石時,這兩個字就顯得很蒼白,很可笑了……當然,我不會現在就殺你們,那樣做對我的名聲有損無益。這樣好了,就委屈你們先做一陣子和尚吧……”說完這番話後,他很愉快地提起長劍當場“剃度”了他的親生父親和大哥。三個月後,荊承鯤鬱鬱而終,次年一月,荊悲崇暴病而卒,病因不詳。

在這一系列人事、權力的變遷過程中,度塗增身為十三太保的老?,一直在荊悲情身旁,鞍前馬後任勞任怨,勤勤懇懇地發揮出他的劍術天才。並於“虎躍之變”一役中大放光芒,一舉奠定他“劍魔”的名號。因此,荊悲情對其頗為倚重,在正式走到臺前執掌花溪劍派之後的第一項任命便是,任命度塗增主持“長老閣”的天機組,專門負責監視、諜報、暗殺等任務。天機組是一個獨立的特務機構,只向掌門人一人負責。

花溪劍派在荊悲情執掌大權之後,迅速進入一個黃金時代。荊悲情利用種種手段不斷兼併飽受天魔宮荼毒的江南白道,使得花溪劍派的勢力日益膨脹,直至如巨人一般屹立在江南,成為江南第一派。花溪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kanshuwo.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