硝煙瀰漫,刀光劍影;有時暗度陳倉,舉重若輕,真是不一而足,也是美不勝收。
瞧瞧威士忌與白蘭地兩種酒類的傑出代表:如何熱戰中國的夜場。
全球權威行業雜誌《 國際葡萄酒和烈酒紀錄 》報告指出,中國在2005年進口的9升裝烈性洋酒達255萬箱,比上年增長了62%,而這一增幅主要來自芝華士、Johnnie Walker等蘇格蘭威士忌的推動。在去年,威士忌首次超過干邑白蘭地,成為中國進口的最主要的洋酒品種。
9。人頭馬:300年老店“鑲嵌”時尚和現代元素(5)
“人頭馬一開,好事自然來”已經成為20年前輝煌的一瞥。
現在,人頭馬正如其廣告語所言:“選擇,走在前面”;希望“所有門為我開啟”。
人頭馬需要在中國重新樹立自己全球頂級干邑的江湖地位。
1992年,洋酒“好事自然來”,掀起了“第一波”進軍中國市場的高潮。當年,中國進口洋酒超過100萬箱,以葡萄為原材料釀製蒸餾的干邑白蘭地成為進口洋酒的主角,人頭馬、馬爹利和軒尼詩等三大主導品牌迅速進入各大星級飯店、酒吧和商場。1994年,干邑白蘭地在中國的銷售量達70萬箱,是世界銷量第三的國家。其中,人頭馬遙遙領先,佔領了當時中國洋酒市場的50%,1600萬瓶的銷量為人頭馬貢獻了近一半的全球銷量。
人頭馬雖是1979年最早進入中國的洋酒品牌,但是它的腳步也並非總能領先。如今,成為全球第二大烈酒廠商的保樂力加集團,2001年開始在中國大力推廣旗下著名的馬爹利干邑、芝華士威士忌;而全球最大的烈酒集團帝亞吉歐也於2004年攜其王牌產品Johnnie Walker威士忌大舉進入中國。
長江後浪推前浪,後浪把前浪拍在沙灘上。
中國按照入世承諾逐年減免關稅,大大降低了洋酒進口的門檻,更重要的是,“先富裕起來的人”與日俱增,洋酒消費群體擴充到新生代的白領階層和追求時尚的年輕人,消費區域也由沿海城市向內地二級城市延伸,中國成為增長最為迅速的洋酒市場,每年保持30%的增速。
來自蘇格蘭的芝華士,感覺敏銳,行動迅速,抓住了“第二波”的新變化,於2003年開始了具有突破性的營銷推廣。他們不再停留商場、超市的“日場”,華麗轉身,貼近酒吧、KTV等“夜場”,將目標消費群定位於追求時尚品位生活的25歲到35歲的年輕人。芝華士分析了,這群人喜歡呼朋喚友,到酒吧、KTV等處對酒當歌。因此,芝華士將飲用其產品詮釋為時尚休閒、熱情奔放的生活方式,在推廣上注重動感和活力,推出了“世界頂級DJ中國之行”等一系列不同主題的音樂派對活動,吸引年輕人嘗試體驗芝華士威士忌。
於是,也就有了“第二波”在威士忌加入雪碧、綠茶的創舉。有人戲說這是“兌農藥”喝法。但芝華士並不反對,相反倒是建議在酒中加入冰塊、果汁等進行調味,以適應“時尚”多變的口味。
芝華士這一凌厲突變,立竿見影地扭轉了夜場酒類消費比例——2004年,中國夜場酒類消費中,洋酒達到75%,啤酒15%,葡萄酒10%。洋酒的份額基本上是從啤酒奪來的,夜場渠道在洋酒銷售中佔據主流,佔總銷量的70%以上。
眼看著威士忌威龍閃耀,光芒四射,白蘭地豈甘淪落他鄉。
人頭馬雖然銷售額每年增長15%,但面對2007年“芝華士12年”高達120%、帝亞吉歐的黑牌Johnnie Walker達63%的銷售增長,如果再不亮劍,後果不堪設想。
狹路相逢勇者勝。
人頭馬摩拳擦掌,重兵挺入“夜場”,大力推廣其入門級產品人頭馬VSOP,與對手的威士忌產品展開直接競爭。必須承認,時光流逝,人頭馬“好事自然來”的“第一波”逐漸退出江湖了,今日的“第二波”總有一種“人頭馬一開”屬於過去時光。他們的感覺是“我的時代,我做主”。
必須承認,人頭馬在產品方面擁有壟斷優勢。法國政府規定,只有用法國干邑區所產的葡萄釀造的白蘭地才能冠以“干邑”稱號,而其中只有100%採用大香檳區和小香檳區的葡萄(其中至少50%來自最優秀的大香檳區)釀製的干邑,才能命名為“特優香檳干邑”。世界上只有17%的干邑是特優香檳干邑,而其中80%為人頭馬所有。這一優勢正是人頭馬決勝於下一段征戰歲月的重要資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