應該被歸為君權假冒偽劣的代表,所以,你們仨就安安心心地做你們的反面角色,而正面角色自然該正統的姬忽來做了!中國歷史最大的自動修復功能就在於,有一點好的人,可以無限放大他的光輝形象,而有點壞的人,也可以無限誇張他的罪惡嘴臉!走向極端的人物形象就可以太極般旋轉,從而讓整個歷史更加圓潤和豐滿。
什麼是好人?這是中國歷史形象中幾乎不用問的問題,好人就是君子。那君子又是什麼?君,不用說,就是統治權,就是正統,就是最高等級;子,自然就是對這類人的附加尊稱了。好了,答案已經很清楚了,好人==有最高統治權的正統派!那麼,姬忽,這樣一個嫡長子出身,儲君多年,又打過勝仗的人,就必然是“君子”了!從而,他的任何一個舉動,沒說的,都是光輝的。就連他陰差陽錯地和齊侯女兒兩次擦肩而過,也被豐滿成一個“齊大非偶”的理想典故。我們不斷說,那個時代的那個姬忽,不會那麼傻,鄭莊公更不傻,所以,辭婚這個事情我們可以不討論了!
歷史問題,想想就是了,想多了沒有實際意義,只是最後說一句:如果筆者這一切推論都是錯的,那麼姬忽,你是個君子,還是一朵大大的菌子(注:菌子,蘑菇也)!後面的故事,還得繼續,姬忽我們可以暫時撂到一旁了,他的形象是天生就很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