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零三章 元老託孤
珍珠港的成功已經讓日本上下瀰漫著一種特殊的氣氛,他們希望所有的對手都像美國一樣,能夠老老實實的等在那裡捱打。
這種想法完全就是一廂情願,任何稍微有腦子的人都知道珍珠港事件是一次例外,是由各種偶然因素綜合到一起的產物,根本不可能重複。在全世界都捲入戰爭之後,各國對於港口等地防護都成倍增加,幾乎不存在偷襲的可能,但是日本還是頑固的想要複製珍珠港事件。
這一次他們將目光鎖定在了琉球,這裡是中國東海艦隊的駐地,囤積著中國海軍的精華,對於日本本土有著重大的威脅。而且這裡也是中國的東大門,想要攻擊中國本土,就必須先拿下琉球,這是兵家必爭之地。日本對外擴張的第一站就是琉球,然後才是朝鮮和臺灣,不過日本上一次敗給了中國之後,就失去了琉球。
這次日本毫不猶豫的將目光鎖定在了琉球上面,山本五十六的作戰計劃於偷襲珍珠港大同小異,那就是集中日本現有的所有航母,對琉球的中國艦隊採取突然襲擊的辦法,一舉打掉這顆釘子。
裕仁對於這個計劃情有獨鍾,原因也很簡單,那就是從他的心底也看不到正面拼殺勝過中國的可能,因此只能寄希望於偷襲,別看日本士兵很講究武士道精神,不過他們的上層卻很推崇謀略,講究用陰謀詭計。
正當裕仁在思考這個計劃的同時,日本最後一位元老西園寺公望的生命也走到了盡頭,日本政壇是典型的老人政治,往往一些人在擔當首相的時候要受到各方的指責,要承受各種責任和壓力,是典型的受氣包和髒水桶。還要面臨被刺殺的危險。可是一旦退休。生活就舒服無比。他們不只可以對任何事情指手畫腳,而且還不用承擔任何的責任,站在臺面上的首相不得不虛心聽他們的指教,甚至是責罵。
作為日本最後一任元老。伊藤博文的學生,西園寺公望擁有難以想象的影響力,特別是山縣有朋死之後,西園寺公望呼風喚雨的時代就來了。只不過老傢伙比較聰明,故意把自己置身事外,很少公開發表意見,造成一種軟弱的假象。
實際上西園寺公望有著無數種方法讓裕仁難堪,不過老傢伙都放棄了,俗話說虎老了不咬人,就是這個道理。西園寺公望不想給自己的後人找麻煩,他已經老了,沒有多少時間好活了,何必得罪年紀輕輕的天皇呢。
不過二戰爆發之後。日本投入到了戰爭之中,一切就失去了控制。軍部的權力瘋狂的膨脹,首相東條英機對裕仁惟命是從,而裕仁也在不斷的破壞著日本的政治格局,天皇直接干涉的事務越來越多。
作為一個老牌的政客,西園寺公望對於這種破壞政治格局的舉動是最反感的,一個政權想要穩定,就要實現各方勢力的平衡。日本的天皇只作為國家象徵,不參與具體決策,具體事務交給了首相處理。這麼安排既是對天皇權力的限制,同時也是對天皇神聖性的保護,只有不做事才不會犯錯誤。
不犯錯誤,就能永遠保持天皇的神聖性,所有的日本人才能心甘情願的匍匐在皇權的腳下,為大日本帝國奮鬥,至於首相則隨時能成為替罪羊,被趕下臺,緩解民怨。
裕仁顯然沒有看透其中的奧妙,特別是他敗給了中國之後,就對權利越來越迷戀,不斷的強化自己的權力,參與越來越多的事務,甚至越過首相直接和軍方將領接觸,制定戰爭方略,這些都讓西園寺公望感到了一絲恐懼。
只是西園寺公望已經到了最後的歲月,老傢伙再也沒有力量去改變什麼了。
“元老,您該吃藥了!”
一個十分清秀的日本少女輕輕扶起了西園寺,老傢伙滿臉都是老年斑,眼神早已變得渾濁,身體就如同一截朽木一般,沒有了任何的活力,任憑少女清秀可人,老傢伙也懶得多看一眼,甚至都不願意說一句話。
他勉強吞下了藥片,又喝了幾口水,然後就直勾勾的看著門口,似乎在等什麼。
就在這個時候,屋外一陣腳步聲音傳來,不多時就有兩個身著和服的日本人一前一後來到了西園寺公望的屋中,這兩個人都不是尋常人物,為首的是岡村寧次,他指揮了攻擊菲律賓的戰役,將麥克阿瑟打得屁滾尿流,被日本陸軍譽為新一代名將。
岡村寧次身後的是石原莞爾,他參與制定了南洋方略被認為是日本最優秀的參謀官,這兩個人一前一後來到了西園寺公望的房間之中,一見到昔日權勢滔天的元老正呆呆的看著門口,兩個人都急忙緊走了幾步,然後跪坐在了西園寺公望的面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