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部分(3 / 4)

小說:愛人的頭顱 作者:淋雨

北京的冬夜裡,街道上積著厚厚的雪,路上沒有一個行人,風掠過一片死寂的宣武門,高大的城牆默默無言地凝視著一個小小的院落。在這個小院裡,還亮著燈光,在燈光下,有一箇中國人,還有一個義大利人,正埋頭在書堆中。

桌子上攤著一本拉丁文的《幾何原本》,作者是亞歷山大時代的歐幾里德。他們所要做的,就是把這些拉丁文變成中國的方塊字。那個義大利人的名字叫利瑪竇,而那中國人的教名叫保祿,他還有一個更有名的中國名字,叫徐光啟。

義大利人束著中國文人的髮式,穿著一身青衫,配著他那張高鼻子深眼窩的臉,顯得有些不倫不類。他很累,看著眼前的這些拉丁文與漢文,他覺得那就象是一串念珠和一排磚頭,而現在他們做的就是要把念珠變成磚頭一樣困難。保祿也有些疲倦,他翻動了其他幾本拉丁文的書,忽然,在其中的一本書裡,落出了幾張夾著的圖紙。

那幾張紙上畫著一些奇怪的影象,第一張是一個圓盤,然而圓盤裡卻有四個輪子。第二張則是一個類似於碟子但卻是封閉的東西。第三是看上去像是中國農村裡井臺上軲轤。然而,第四張圖他卻看懂了,完全看明白了,那是一物件鳥一樣的翅膀,他現在可以百分之百地肯定,那就是飛上天空的工具。

這是誰畫的?他問義大利人。

義大利人抬起頭,看了看影象,然後說出了一個名字:列奧那多·達·芬奇。

達·芬奇是誰?保祿問他。

義大利人當然很自豪地說起了他的同胞,達芬。奇是歐洲最偉大的畫家,佛羅倫薩人,他畫過一幅表現耶穌在被羅馬人逮捕前最後一次與門徒們共進晚餐的情景,卑劣的告密者猶大將永遠被天主懲罰。而且,達芬。奇還設計了許多發明,瞧,那個象翅膀一樣的東西,就是飛行器。

保祿問他,他的飛行器能夠飛行嗎?

不,那僅僅只是一個圖紙上的設想而已,人怎麼可能像鳥一樣飛行呢?我記得1507年有人綁上自制的翅膀從蘇格蘭的斯特林城堡跳下,結果摔斷了大腿骨;還有兩百年前一個君士坦丁堡的撒拉遜人,穿上一件寬大的帶硬性支撐的斗篷從高處跳下,結果一根框架中途折斷,斗篷立即垮下來,他當場墜地身亡。而我的一位同胞,他於1503年試圖用自制的翼飛行,摔了下來,幸運的是他保住了性命。

我也差點飛過。保祿慢慢地說。

你說什麼?義大利人有些意外。

沒什麼,那是許多年前的事了。保祿微微一笑,似乎想到了十五歲那一年。

義大利人不再說話了,繼續把目光投向了拉丁文與漢字的海洋中。而保祿則看著眼前的這張圖紙,昏暗的燭光不停地搖晃著,於是,投射在紙上的光影也在晃動。漸漸地,他似乎能看到圖紙上畫著的翅膀也跟著一起晃動了起來,翅膀扇動的頻率越來越快,最後,那架紙上的飛行機器衝出了圖紙,飛了起來,撞開窗戶,向北京的夜空飛去。

一陣寒風吹來,燭火滅了,變成一縷煙霧。

義大利人回過頭來,煩躁地說,糟糕,窗戶怎麼開了?這裡的冬天可真是冷啊。於是,他輕輕地關上了窗戶。

這門大炮誕生在澳門,經過一次看來並不偶然的事件,被它的主人運往了中國的北方。把大炮從澳門運到北方可不是容易事,首先要牛車從鑄造作坊裡運到港口,然後,由幾十個苦力,用吊車把大炮吊到一艘巨大的葡萄牙帆船上。然後,船長一聲令下,載著幾百門大炮揚帆啟航。

接下來是漫長的航行,中國海上遠不是人們傳說的那樣風平浪靜,一路顛簸,這門大炮卻始終安靜地匍匐在船艙裡的某個角落。

不知過了多久,帆船饒過了山東半島,進入了渤海海峽,最終停靠在了天津。然後,帆船沿著海河而上,到吃水淺的地方,大炮們被從船上卸了下來,分裝到一艘艘小船上,抵達了通州。接著,再由牛車送到了北京城外的一處空地。在這裡,有一位叫徐光啟的尚書正在等待著大炮們。

大炮們被一字排開,對準遠方,葡萄牙的炮手熟練地操作著大炮,開火精確地摧毀了遠方的目標。

然後,尚書點了點頭,事實上,這批大炮全都是由他策劃一手引進的。他來到了大炮面前,葡萄牙炮手不知道這個穿著高階官服的中國人其實也是一位基督徒。他已經老了,滿頭的白髮,但是眼睛卻十分有神,步子也還健朗,他仔細地觀察著一門大炮的外觀,向葡萄牙人詢問大炮製造的過程。他用手撫摸著大炮的巨大炮管,嘴裡喃喃自語了許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kanshuwo.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