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部分(2 / 4)

小說:愛人的頭顱 作者:淋雨

葡萄牙人就曾經抵達過北京,但是,這並不意味著天主的信仰也能自由傳播於彼土。大家都知道,聖徒沙勿略在耶穌誕生後第1552年就來到中國廣東沿海一個名叫上川的荒蕪小島上,窺伺了一年多的時間,想盡千方百計,也未能踏上大陸一步,最後帶著莫大的遺恨死去。此後,耶穌會士又在澳門建立起據點。這裡當時還是相當荒涼的邊地一隅。教士們以此為基地,屢作強行破門而入中國內地的嘗試,但還是不能成功。於是,有人面對中國海岸上的石頭感嘆:磐石呀,磐石呀,什麼時候可以開裂歡迎我主啊!。

然而,天主的光輝永遠照耀著信仰堅定的人們,羅明堅神甫終於獲得了成功,他被中華帝國的兩廣總督允准留居內地,而且於耶穌誕生後第1583年,將我從澳門帶入了廣東肇慶。

為了使天主的信仰廣播於世界,我必須要尊重中國人的習俗,所以,在中國便要成中國人。我經過苦心的學習,掌握了世界上最美妙的漢語和漢字,一進入中國的土地就換了服裝,改穿起中國儒生的衣服。不只衣著,飲食、起居、禮節等方面也完全中國化,只為了向中國人表明,我們與他們同樣來自文明世界。

在十幾年的歲月中,我遍遊中國各地,愈加感到中國的文明迥然不同於歐洲,自成一家,甚至可說是世界上最完善的文明之一。然而,這並非表明天主的信仰就不適應中華,恰恰相反,中國的幾部重要的上古典籍與天主信仰有許多共同之處,文明的中華與天主絕不矛盾。

在耶穌誕生後第1600年,我在中國的第二首都南京,經過耶穌會士郭居靜的介紹,有幸結實了一位中國著名的紳士,大儒生徐光啟。他是一位充滿智慧的人,談吐文雅,學識淵博,對天主持寬容的態度,充分體現了中國這個民族的種種優點。

那一年的南京之會,我們曾經徹夜暢談了幾晚,在談話中,觸及到了一些極其重要的問題,現錄於信中——我:中國人都諱言死。用逝世過世去世辭世歿世,故去物故病故亡故,作古病歿崩殂命終,殞命壽終崩薨,夭殤卒等以代之。

徐:這是庸俗人的習慣。君子並不忌諱死。

我:不但不避諱,且當常說說。因為人人都知必有一死,卻不知何時死,怎可不弄個清楚明白?

徐:中國人諱言死,並非想作惡縱慾。不過以死為不祥,不願宣諸口而已。

我:死可引導人避惡向善,祥莫大焉。知死有五益:一,知道人人必有一死,死後且有審判,則斂心克欲,去惡向善了。二,財物不能帶去,就不再貪婪。三,世人的讚譽,對於死後的審判毫無用處。知此就殺滅驕傲與虛榮。四,想到地獄的大火,就可消解慾火。五,早有預備,就不怕死。臨死而能坦然無懼,心安不亂,才算善死。

徐:人怎樣才能得善死呢?

利:最好的準備是三和。即與神和,與人和,與己和。

在我與徐光啟交談的幾夜中,還發覺徐光啟不但是一位學識過人的學者,還對自然科學極有研究,這在中國的文人中,極為罕見。他尤其精通農學與歷學,並提到他正準備研製一種特別的交通工具,可以在使人在空中旅行,並稱這種奇怪的空中飛行機器早在中國的古代就有人研製過了。

在我和他長談的最後一天,徐光啟告訴我,他昨晚夢見走入一座屋子,有三間房子。第一間有一老人,第二間有一青年,最後一間空無一人。我當時覺得欣喜若狂,天主信仰最核心的奧秘終於能夠被中國人理解了,這就是神聖的“三位一體”教義。

三年以後,徐光啟終於成為了一名基督徒,洗名“保祿”。

願天主保佑這位高貴的教友吧,他將成為中國最偉大的基督徒。

而更令人欣慰的是,在這之前的1601年,我終於進入了中華帝國的首都北京,見到了世界上統治臣民最多的君主——萬曆大帝。

在萬能天主的保佑下,萬曆大帝也對歐洲產生了興趣,皇帝准許我定居在北京,自由地傳播天主教義。

中華的大門已經為主敞開了。

現在,不斷有教友成為我們中的一員,信仰的光輝正在中華廣闊的大地上擴充套件,我深信,中華一定會在天主的福音下成為主的堅強堡壘。

現在,我寫下這些文字,讓尊敬教皇和教庭都知道這些,讓整個歐洲的天主教徒都為這個偉大的勝利而慶祝吧。

主與我們同在,以聖父、聖子、聖靈的名義。

阿門。

您忠實的僕人利瑪竇耶穌誕生後第1605年十月二十日於北京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kanshuwo.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