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7第157章 給事中胡應嘉之反撲(1 / 2)

小說:大明極品書生 作者:夢半仙

確切的說這封信並非是一個人所寫,而是代表著一個家族,又或者是日本的一個諸侯國。

寫信之人顯然是代筆,轉達的便是這名叫織田信長的人的意思,而這位織田信長,便是日本的一位大名,也就是這個諸侯國的王。

十三名武士便能將東南攪和的一片混亂,這一個諸侯國有這樣的武士何止上千?如今既然盯上了醒八客,沈無言卻是大為苦惱。

信中這位織田信長希望能與醒八客互通一些生意,比如茶葉以及絲綢,又或者是一些其他貿易上的往來。

雖說沒有明說,但明顯在其他方面,比如對沈無言的火器研製上進行一番吹捧,顯然所謂生意上的往來,實質上還是為了火器。

東南對倭寇之戰之所以這般順利,一來是由於戚繼光等一系列將領的統兵有方,但另外一方面卻還是要歸功於火器的改進。

之前在海戰之上,火器終究還是次要的,甚至為了避免炸膛而出現危險,所以戰船上基本不放置大口徑的火炮。

士兵們配備的火銃也由於裝填實在費時費力,以至於能裝備火銃計程車兵也很少,殺傷力一直都上不去,並非戰爭的主要武器。

自從經過沈無言的一番改進,一部分火炮炸膛的機率大幅度減小,在戰場的威力也愈發顯著。

最為出色的還是要數火銃上的改進,以往的火銃只是單次發射,然後需要一段時間的裝填才能繼續作戰,而今的火銃卻是連發,殺傷力也大幅度提高。

於是近幾年的對倭作戰之中,火器的大幅度應用,也是戰爭不斷走向勝利的原因。

只是卻不知這位織田信長從何處得知這火器出自沈無言之手,於是大為欽慕沈無言的作為,便費盡周折的來打聽沈無言的訊息,卻是想到了這個招數。

不得不說,言語之中還是對沈無言頗為尊敬的,而且這些火器多半是為了用在日本國內戰爭,雖說沒有言表,但多半還是能猜到意圖。

而今日本國內大名林立,這位織田信長大抵是一位極具抱負之輩,希望能一統日本,所以便有了引進大明這些武器的意願。

只是近些年日本與大明交惡,顯然走正規渠道是行不通的,便生起了這一想法。

沈無言卻是明白,這看似平和的言語背後,站著是卻是一群虎狼,而今看似是為了國內戰爭,但一旦等他們站穩腳跟,那麼針對的便會是大明。

現在用這些火器是為了一統日本,但未來興許就會拿著這些火器來屠殺大明子民。

對於隔海相望的這個民族,沈無言至始至終沒有什麼好感,即便如今他們尚還在襁褓之中,卻依舊無法讓他心生絲毫憐惜。

小楷在紙上浮現,即便心中異常憤慨,但依舊不能有過激的言辭,醒八客只是一個商賈之家,而非軍隊,那裡生活的都是尋常百姓。

如若真的有某些言語激怒了那位大名,也許在大明國威威勢之下,他們並不敢做什麼過份的行為,但小動作卻是攔不住的,那麼到時候受到傷害的都是些尋常百姓,卻是實在不值得。

信交給王天親自帶到蘇州,因為不放心蘇州的那邊的情況,所以沈無言便安排王天留在蘇州,而自己這邊處理好這些事之後,便在著手回蘇州處理這些事。

卻也不是沈無言不想回蘇州,實在是京城的這些人都不想讓沈無言離開。

裕王這邊算是柔和一些,只是用小皇子來牽制著沈無言,但內裡的意思卻也明顯,沈無言哪都不能去,時常來王府才能讓他放心。

其實這一切還是因為那個傳言,所謂能斬那位皇子,便就能斬了這位皇子的說話。

雖說景王被沈無言一刀斬落頭顱之後,裕王便成為默許的儲君,但沈無言的陰影也隨之而來,生怕某天自己也赴了景王的後路。

按道理說這般擔心,本該是對沈無言敬而遠之,但裕王何等聰明,手底下那些個謀士們卻也各個機敏,他們算定沈無言一定要想盡辦法安撫才是正途。

而對於這一切,沈無言卻也認識的很清楚,之所以這般裝模作樣其實還是擔心自己在暗地裡搞什麼陰謀,但如若是放在明處,他們自信是可以應付的。

比起裕王的這些小心眼,徐階這位老狐狸可謂精明許多,混跡官場如此多年,他明銳的洞察到所有可能威脅到他的人與事。

於是當高拱入閣之後與自己不和,他便慢慢提拔起來一名張居正,當這位沈無言似乎並不那般的聽話,他便接著皇帝的力量讓沈無言不能離開京城。

所謂陛下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章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kanshuwo.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