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部分(3 / 4)

小說:烽火智囊 作者:知恩報恩

學的深度,精密宏深;而他對文化的估衡,也可說是獨具隻眼。他認識一位奧地利的遜王,那位老先生邃於歐洲舊學,也很瞭解東方思想,蔣緯國和他接觸交談的結果,以為我們中國人如果要研究世界問題,對歐洲如果不認識,光與美國方面接觸,一定是很淺陋的,要與有歐洲文化基礎的人攀談,才能有所取捨、有所收穫。

對於地方勢力,蔣介石為了引導他們抗戰,不管對方性情如何,都盡力識拔爭取,至少穩住他們不生事端。當時的情狀蔣緯國看在眼裡:有些人確實把心轉過來,有些人則貪圖一點好處,蔣介石都會給予一些金錢上的資助,或者動之以情。接觸地方的大佬則由蔣經國出面,如果有國際人士來華,則派蔣緯國接送。其間自然體悟一套應對進退的方式。除了公務之外,晚間蔣緯國還要去關心客人的食宿。譬如,馬步芳、馬步青及龍雲等人,就是由蔣緯國去聯絡感情。如果接待年輕一點的朋友,蔣緯國的太太就和他一起去,所以即使是邊區的地方領袖,他也相處融洽。論功則推而讓人,任勞則引為己責,很多繁難的燙手山芋,都在蔣緯國殷勤周至的斡旋之下,得以達成。《孫子兵法》講的是不戰而屈人之兵,蔣緯國所實踐的,則是化敵為友。

參謀生涯的印痕

做人的態度、器識、眼光,蔣緯國在很年輕的時候就已養成良好的習慣。在抗戰期間為了團結地方勢力抗擊敵寇,他和他哥哥前往西北馬家部隊聯絡。就是以友善誠懇的態度,跟他們打成一片。他和蔣經國一起去看馬步青(馬麟之子),也到青海看馬步芳(馬麒之子)。見青海省主席馬步芳時,他的兒子馬繼援已經當中將軍長了,蔣緯國那時是上尉,馬繼援不肯出來見他們,馬步芳說:“你是個軍長就要像個軍長的樣子,你已經是中將了,你還怕什麼?”馬繼援說:“人家年紀比我大,還只是個上尉,我因為是你的兒子,你給我當軍長我才能當軍長。”那年馬繼援才25歲。後來馬步芳叫他出來,他還是出來了,後來他和蔣緯國也成為朋友。蔣緯國表示,任何事情,只要能幫得上忙的,他一定會幫。馬繼援也很謙虛,誠懇表示願意隨時去給蔣緯國當參謀,後來到了臺灣,他們還保持聯絡。

從蔣緯國回溯辛棄疾(15)

敢在蔣介石危難之際開玩笑,非尋常人所可想見。蔣緯國留德的時間是1936年初冬,在西安事變之前。後來西安事變突發,他曾經寫了一封信給老先生,在信裡為他打氣。蔣緯國是家裡比較頑皮的,但是他自認“調皮不搗蛋”,他在信中一開始就跟老先生開玩笑,他在信中說:“父親,我非常抱歉,我實在不應該出國,我一離開以後,國內就出亂子了。”四年後他回來了,老先生就問他回國後有何感想,蔣緯國說:“父親,我知道我不應該離開的嘛,你看我一走開,你們就搞得亂七八糟。”蔣先生也是哭笑不得。蔣緯國在老先生旁邊,讓他能夠得到一點輕鬆的調劑,他以為,恐怕家裡面也只有他才能夠做得到。(《蔣緯國口述回憶》51頁)

抗戰期間,蔣緯國從德國學成歸來,他的參謀思想逐漸形成。也形成了建立海軍陸戰隊尤其是建立裝甲兵的思想。裝甲兵改編為十個快速縱隊,可惜戰區長官不懂得使用裝甲兵,把裝甲兵拆散來用,無法發揮應有的戰力。

他的騎兵觀念,以機動為主的路線,不論在戰術上或是戰略上,強調機動與火力的運用,戰術就是運動與火力的結合,在基層就是運動與射擊,而最重要的不是為了爭地盤、守土,而是要捕捉敵人而消滅之。

蔣緯國數理方面的基礎牢固,輔之以經濟社會世相的體會,他的參謀思想從戰術的階層漸次上升到戰略的階層,他與上級或同僚也非常容易溝通。他說一位司機講過一句話:“一個人要用錢賺錢,一點本錢都沒有,賺不了錢;一個人要用學問賺學問,一點學問都沒有,沒有辦法接受新的學問。”他很欽佩,這和曾國藩所說的“治學如積財”道理類似,學問是一點一滴堆積起來的,不是一蹴而就。

蔣緯國在部隊中,著力向軍官們灌輸現代觀念與科學精神。他在大學時先修習理工,因為要做一個現代的軍人,必須具有數理觀念,培養科學的認知與思考方式,所以他進東吳大學理學院就讀,主科物理,副科數學。唸完理學院之後,又去唸文學院,兼修政治和經濟學、社會學。文學院科科目的訓練,對他在建軍備戰的研究上很有幫助。

蔣緯國著作有《軍制基本原理》《國家戰略概說》等多種。他認為,從戰略大處而言,絕對不能同時有兩個以上戰略目標,這在大戰略上非常重要。

他解釋他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kanshuwo.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