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51部分(2 / 4)

小說:流浪仙人 作者:無邊的寒冷

像是街頭鬥毆或集體暴動時的配合作戰。這大概和教官原來的身份有關:特種兵或防暴隊員。

這也是玄元道一脈不同於以往道派的地方,每年甚至召集內圍的信徒進行‘安全集訓’。除了日常防火防盜應急搶救外就是搞這種集體暴力對抗訓練,在二十多年前的大亂中,他們這一脈的信徒,以道觀為藏身避禍的堡壘,頂住恐怖氓流的攻擊,拖到了大軍清剿之時。而城市中信徒則迅速自建了安防隊,利用熟悉搏鬥、陣法和街頭團體混戰的優勢打掉不少恐怖氓流的活動點,甚至元件精銳小隊快速突擊,在亂局中擊殺好些恐怖頭子,成了亂世裡的中流砥柱。當時戰神鬥母摩力支天座下的五極戰神旗幟成了眾多市民蜂擁而至的庇護之所。而現在的操場上就高高飄揚著同樣的五極戰神旗。時刻提醒人們:戰神不是用來祈禱的。而是用來做學習榜樣的!

當然。在進行外越障訓練和團體陣法訓練後還要照例集體背誦五極戰神的心法,這心法原本是《清虛升玄論》裡提到一種‘極端訓練方法’。因為大多數修道者,是處在基本正常的社會環境下、基本正常的人生中,運用基本正常的倫理交流方式。比如儒家、保守型宗教理念等與社會交往。然後開展修行。

但人類社會總有非正常的極端社會環境。一個人也可能處在非正常的人生條件中。那些老一套的規矩就未必管用了。《升玄論》在分析了金剛乘的發展與古印度社會劇變的關係後,也論述了一些非正常條件下的訓練方法,其中一種就是:在隨時可能送命的嚴酷環境下進行修行。這種方法一般人碰都不願去碰。《升玄論》也認為這些方法風險太高,一旦不成功,反而會給自己和社會帶來大**煩。就算成功,也不會得到社會認同,比如在殺人與被殺中的心理轉化技巧等。但本著‘寧可妄傳,不可失傳’的原則,只論述了綱要。又被後來軍隊中的修習者、還有幹過黑道的修習者逐步完善,最後編撰成了《五極戰神心要》。並在一些地區開始流傳。

他從操場旁路過的時候也和那些人一起默唸起了《五極戰神心要》心要。這些熟悉的內容讓他不禁感慨起來:‘當初學這些東西時還心存鄙夷,誰知我能有成就還是要憑藉它們。’正想著,自己就走到了偏院的精緻閣樓小院旁,院內有鍍銀的九層閣樓、彩虹色的三層大殿,還有清澈小湖、優雅雲松和桃樹,和樹木清水之畔的晶瑩琉璃神龕等。構成了一副世外桃源般的童話般院落。神龕、虹殿、銀樓中供奉的是《清虛升玄論》中提到的一些重要法門的人格形態化身,包括溼婆、阿閦佛、文殊菩薩,還有薩拉斯瓦蒂女神,甚至還有一些早已絕跡的兩河流域古神等。至於迦梨,因為鬥母元君已經有戰神的身份,就不需要第二個啦。

這裡除了每月定期的朝祭和承光儀式外,並不接待閒雜人等。不但有多個隱蔽的監視攝像裝置日夜監視,而且比普通牆壁厚六倍的梯形牆壁上,甚至還鑄有參差不齊的鋸齒尖刺!只有在接待其他宗派的高人時才會開放。而厚重的合金大門上方,電子屏裡還顯示著未被刪除的歡迎話語:誠摯歡迎帕坦伽利先生來我觀交流指導。

帕坦伽利所在的溼婆派是“宗教新革。命”中建立的宗派之一,他們既是發起‘恆河清潔’運動,開展‘中止迷信、淨化恆河’的運動;也公然反對種姓制度,廣泛招納低種性和無種性的優秀子弟進行培養。他們的金火明燈標誌也成為印度革新的潮流標誌。

在席捲半個亞洲國家的“宗教新革。命”中崛起了大大小小一百多個新宗教或類宗教團體,包括玄元道和三皇會都是這場革。命的產物。與之前的大小宗教和一百年前所謂的‘宗教新運動’相比,這次革。命最大的特點就是——弱化乃至切割宗教中的神話成分、剔除或規範過時的倫理要求。強化自身的身心鍛鍊技術,以此技術為主軸,重新構建人生指導思想。

但從長遠來看,這場革。命實際上已經醞釀已久。像玄元道一脈崛起之前一百年,就已經出現了《清虛升玄論》;而帕坦伽利所在的溼婆派。也在一百多年前就開始種種革新,只是受社會條件和頑固派所限制,一直得不到大發展。再繼續上溯的話,兩千多年的佛教,其本質就是一場:瑜伽從宗教規範中分離的運動。那是第一次,瑜伽從繁瑣和隱晦的宗教中獨立出來,以技術的姿態立於世間!釋迦牟尼不回答十個問題,也反映出那場革。命的特點。因為那十個問題都屬於宗教學、世界觀的範疇,其實與身心調整技術沒有必然聯絡。

當然,革。命沒有不修。正的。作為一個社團。不管你是技術型的還是政治型的。只要影響力大到一定程度,有人的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kanshuwo.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