措,卻又不做出避免戰爭的裁決,反而不顧日本國內外對東條英機的強烈譴貴,堅持任命東條組閣,導致太平洋戰爭的爆發。事件發生後的12月21日,天皇在東京召集御前會議,討論制訂了《為完成大東亞戰爭而決定處理中國問題的根本方針》,公開打起“大東亞共榮圈”的旗號,企圖實現其霸佔世界的野心。
◆ 為何不追究天皇的罪責
雖然日本天皇對戰爭負有不可推卸的責任,但是戰後對如何處置天皇,作為盟國中頭號強國的美國卻經歷了一個長期的思索過程。
早在戰爭還未結束之時,美國國內在研究如何處理日本天皇的問題上,就出現了很大的意見分歧。以羅斯福為代表的“進步派”認為,只有取消天皇制,才能徹底消滅日本軍國主義;而“日本派”則認為,逼迫日本投降,並不意味非要剷除皇室不可,保留天皇制有利於統治日本,日本人“狂熱”地擁戴天皇,如果外來勢力廢除天皇制,將“帶來嚴重後果”,即盟國“為防止日本復活天皇制”,則需要“無限期地佔領日本”。兩種意見相持不下。
1945年4月,羅斯福病逝後,杜魯門繼任美國總統。隨著共同的敵人行將覆滅,反法西斯同盟主要盟國開始更多地考慮本國在戰後的國家利益和對外戰略。杜魯門逐漸認識到,蘇聯是其稱霸的障礙而不是合作的物件,遂一改羅斯福生前與蘇聯協調和合作的做法,開始對蘇採取冷淡和強硬的態度。奉行“溫和”對日政策的“日本派”因而得勢,經過反覆權衡,美國政府最終接受了日本以儲存天皇製作為實行“無條件投降”的條件。
11.遺 憾(4)
1945年8月11日,美國國務卿向日本轉遞美國的復照:《波茨坦公告》“不包括任何有損於陛下作為最高統治者之特權的要求”,但“自投降之時刻起,日本天皇及日本政府統治國家之權力,即須聽從於盟國最高司令官”。“日本政府之最後形式將依日本人民自由表達之意志確定之”。13日凌晨,日本駐瑞典公使岡本發回報告,透露美英經與蘇聯交涉折衝,實際上已接受日方關於保留天皇制度的條件。天皇據此判斷“關於國體問題,……對方具有相當之善意”,最終做出了接受《波茨坦公告》的決斷,並頒佈了“朕於茲得以維護國體”的《終戰詔書》。繼天皇“玉音廣播”詔書後,鈴木內閣也釋出告示,強調“今國民所應一致努力者在於維護國體”。
由此可見,日本最後宣佈投降,是由於美國基本上滿足了日本的要求,也部分實現了美國的“初衷”。就這樣,日本天皇制被保留下來,天皇依舊作為“日本國及國民統合的象徵”,使日本民族自古積澱的天皇崇拜思想沒能得到徹底改造。而這種思想,是一種類似於宗教感召的觀念意識,它比一般的政治學說具有更大的煽動性和迷惑力,對日本民族性格的形成和日本歷史程序,產生了深遠的影響。尤其20世紀二三十年代以來,為了適應政府和軍部對外戰爭的需要,日本逐步確立起軍國主義教育體制,向日本民眾全面灌輸“天皇至上”的思想,培育起了具有愚忠心理的“忠臣良民”。這種天皇崇拜思想和軍國主義教育,曾驅使日本民眾狂熱地盲從和協助政府進行侵略戰爭。因此,保留天皇製為日本推卸戰爭責任埋下口實,成為其“徹底反省”的障礙。
不僅如此,在戰後初期,美國從它的遠東綜合戰略出發,再次偏袒了天皇裕仁和日本。
日本投降後,美國獨佔了日本。隨即,由參加對日作戰的11個國家的法官組成遠東國際軍事法庭,對日本軍國主義主要戰犯東條英機等28人進行了審判。而且當時參戰各盟國也強烈要求公審天皇裕仁,各國政府,如蘇聯、中國、英國、澳大利亞、紐西蘭等都已將裕仁列為戰犯。美國國內意見不一,有人強烈主張把裕仁押上國際法庭;也有人主張勒令這個發動戰爭的皇帝退位,由當時12歲的皇太子明仁登基繼位,並由裕仁的弟弟高松親王攝政;還有人主張建立君主憲政,進行民主改革,實行共和等等。就連日本國內,從戰爭末期到投降時,政府和重臣也普遍認為天皇應負戰爭責任。
一時間,處決天皇裕仁的輿論沸沸揚揚,天皇陛下或許要被處死的風聲甚至都流傳到了日本偏遠的農村。天皇裕仁也深知自己罪大惡極,表示一旦得到逮捕的通知,他將考慮自殺。
但處置日本戰犯的問題,輿論歸輿論,真正的生殺大權當時尚獨攬在駐日盟軍最高統帥———美國人麥克阿瑟手裡。
麥克阿瑟到東京後不久,他的一些副手就向他建議:立即把裕仁傳到司令部來訓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