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是平等的,新增的理事國還應有責任心。雖然這些觀點都沒有點名,但似乎都是有針對性的,特別是對日本。大部分與會國家反對聯合國秘書長安南提出的年內確定安理會改革方案的倡議,認為“不宜為改革設定時限”。這次會議還提出了一個非常有價值的觀點:一個國家爭取“入常”不應與其謀求大國地位的努力相掛鉤。
面對“入常”的巨大阻力,“四國聯盟”一致要求9月份就A方案進行表決,而且它們還於2005年5月中旬,提出安理會改革決議草案,要求增加6個安理會常任理事國,但凍結其否決權15年,增加4個任期2年的非常任理事國,建議聯大在6月份辯論並透過框架決議草案,在7月中旬選舉新常任理事國,並在此後兩週內透過有關修改憲章的決議。“四國聯盟”提交的決議草案雖得到加勒比15國集團的“有條件支援”,但為其主力“票倉”的非洲聯盟卻給“四國聯盟”忙上加亂。“四國聯盟”要求增加6個常任理事國席位,本打算給非洲順便捎帶上兩個,這樣就將有53張非洲選票綁在自己的戰車上。不料非盟獅子大開口,要求獲得兩個有否決權的常任理事國席位和兩個非常任理事國席位,而日本等國自己都迫於美國老大哥的壓力,不得不暫時放棄了對否決權的主張!非洲的“非分”之想好似給四國聯盟後院放了一把火,燒得小泉手足無措,哭笑不得,只好再端出一盤在未來5年內增加100億美元對外援助預算的大餐來堵非洲的嘴,買列國的票。
5.爭 常(4)
2005年6月1日,中國常駐聯合國代表王光亞在紐約對國際媒體明確表示,由德國、日本、印度和巴西(四國聯盟)提出的要求增加安理會常任理事國的決議草案使聯合國成員國分裂成了兩個對立陣營,危害了聯合國改革程序。如果四國將這一決議草案付諸表決,中國將投票反對。王光亞希望各方繼續磋商,找到一個得到聯合國成員國廣泛支援的安理會擴大方案。如“四國聯盟”強行表決框架決議草案,需要得到聯大至少2/3成員國的支援,才能確保決議草案獲得透過。根據聯大有關規定,美、中、俄、英、法五個現任安理會常任理事國在聯大表決中沒有否決權。如果這一方案在聯大會議獲得透過再提交安理會,則常任理事國有否決權。王光亞大使就是提前放風,指出如果到了這一步,中國將使用否決權。
面對各國圍繞著聯合國安理會改革方案之爭進入白熱化階段的現實情況,為了澄清認識,2005年6月7日,中國政府釋出《中國關於聯合國改革問題的立場檔案》,全面闡述了中國政府關於聯合國改革問題的觀點和立場。檔案指出,中國認為,聯合國改革應遵循以下原則:改革應有利於推動多邊主義,提高聯合國的權威和效率以及應對新威脅和新挑戰的能力。改革應維護《聯合國憲章》的宗旨和原則,特別是主權平等、不干涉內政、和平解決爭端、加強國際合作等。改革是全方位、多領域的,在安全和發展兩方面均應有所建樹,特別是扭轉聯合國工作“重安全、輕發展”的趨勢,加大在發展領域的投入,推動落實千年發展目標。改革應最大限度地滿足所有會員國,尤其是廣大發展中國家的要求。應發揚民主,充分協商,努力尋求最廣泛的一致。改革應先易後難、循序漸進,應有助於維護和增進聯合國會員國的團結。對達成一致的建議,可儘快做出決定,付諸實施;對尚存分歧的重大問題,要採取謹慎態度,繼續磋商,爭取廣泛一致,不人為設定時限或強行推動做出決定。
檔案特別指出,中國認為,安理會改革是多方面的,既包括擴大問題,也包括提高工作效率、改進工作方法等重要問題。安理會改革應遵循以下原則:提高安理會的權威和效率,增強其應對全球性威脅和挑戰的能力;優先增加發展中國家代表性。發展中國家已佔聯合國會員國總數的2/3以上,但在安理會的代表性嚴重不足,這個狀況必須糾正;應讓更多國家,特別是中小國家有更多的機會輪流進入安理會,參與決策;堅持地域平衡原則,併兼顧不同文化和文明的代表性;涉及各地區的改革方案應首先在有關地區組內達成一致。中方認為,一些國家倡導的地區輪任原則值得重視和考慮。堅持協商一致原則,是《憲章》的重要精神,目的是兼顧各方,特別是中小國家利益。只有經過協商一致做出的決定才能贏得最廣泛的信任和支援。中方反對人為設時限,反對強行表決尚有重大分歧的方案。至此,據來自聯合國的訊息人士透露,在看到中國在此問題上的明確立場後,支援改革方案,尤其支援日本“入常”的國家,其實已不到30個,此情況使日本大驚。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