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8月號。
(2)司徒雷登:《燕京大學——實現了的夢想》。轉引自燕京大學校友校史編寫委員會所編《燕京大學校長司徒雷登》。
(3)包貴思:《司徒雷登博士傳略》(冰心譯)。原載《燕大友聲》二卷九期,1936年6月24日。
(4)同上。
(5)同(1)。
(6)同(2)。
(7)(8)(9)同上。
(10)林孟熹:《司徒雷登與中國政局》,新華出版社2002年10月第二版。
(11)陳禮頌:《新任美國大使司徒雷登》,該文1946年7月24日晚寫於美國哈特佛德。轉引自燕京大學校友校史編寫委員會所編《燕京大學校長司徒雷登》。
(12)馬紹強:《回憶司徒雷登二三事》。載於《燕大文史資料》第十輯。
(13)同(10)。
(14)楊文泉:《司徒雷登在天津被捕經過》。轉引自燕京大學校友校史編寫委員會所編《燕京大學校長司徒雷登》。
(15)司徒雷登:《在華五十年》。轉引自《無奈的結局——司徒雷登與中國》,郝平著,北京大學出版社2002年9月第1版。
(16)司徒雷登:《在華五十年》。轉引自《司徒雷登與中國政局》,林孟熹著,新華出版社2002年10月第二版。
(17)同(10)。 電子書 分享網站
傅涇波:站在司徒雷登身邊的人(1)
傅涇波,1900年出生於滿族正紅旗的一個貴族之家。曾先後就讀於北京大學和燕京大學。1920年,傅涇波成為燕京大學校長司徒雷登的私人秘書和助手。從此,傅涇波開始了他畢生的事業。傅涇波長期伴隨在司徒雷登左右,司徒雷登返美后,傅涇波一家也移居美國,司徒雷登的晚年全賴傅氏一家照料。1988年,傅涇波在美病逝,享年88歲。
傅涇波(右一)
1
在燕京,傅涇波是個謎一般的人物,司徒雷登在《在華五十年》一書中這樣寫到“傅涇波之於我,就像我的兒子、同伴、秘書和聯絡官。”(1)旅加拿大學者林孟熹則這樣說:“傅涇波是對司徒一生最具影響力的人,也是對司徒幫助最大的人。不理解傅涇波就無法理解司徒……”(2)
1918年,年僅18歲的傅涇波陪同信仰上帝的父親傅瑞卿,到天津參加了在那裡召開的全國基督教青年大會。也是在那次大會上,尚在南京金陵神學院任教的司徒雷登被邀在大會上作了演講,在他演講完畢的時候,司徒雷登看到了他早就熟識的傅瑞卿。在此之前,對司徒雷登欽佩有加的傅瑞卿曾經請求司徒雷登在有機會的時候多指教他的兒子。司徒雷登走下臺來,注意到了傅瑞卿身邊的這個年輕人,並且跟他握手。司徒雷登大概沒有想到,他精闢的講演、高雅的風采,特別是他所散發出的難以形容的人格光輝深深地吸引了這個18歲的青年。傅涇波的長女傅鐸若事後在回憶父親的文章中寫到:“這次與司徒之初聚後,竟成了我父的人生歷程碑,成了他生活道路的新起點。”(3)確實,在那次相遇之後,傅涇波和司徒雷登有了幾次會面,然後,在隨後的幾十年裡,兩個人的命運緊緊地連在了一起。
在與司徒雷登相遇的那一年,傅涇波正在北京大學讀書,任俠好客的傅涇波身上頗有一些五陵少年“交結五都雄”的氣質,當時學校裡活躍人物大多與他來往頻繁,其中就包括近現代史上赫赫有名的胡適、陳獨秀和李大釗;至於校長蔡元培,那更是父親傅瑞卿的老朋友。由於父親的關係,傅涇波很早就和基督教有所接觸,並且每週都參加北京青年會查經班的聚會。不過當時的傅涇波只是把基督教當作幾種主要思潮之一加以比較。有時他參加完查經班,就帶著心中的疑問去請教胡適和陳獨秀。胡陳兩人後來的立場雖然不同,但是在這一點上卻是一致的,就是不贊成傅涇波參加宗教活動。胡建議他多讀杜威的書,陳則斥宗教為靈魂的鴉片煙。而傅涇波和在當時被視為激進派的李大釗的來往,則讓他的父親感到擔憂,為此還專門拜訪了北大校長蔡元培。不過傅涇波的交往遠遠不只如此,留法派先驅李石曾與他有世交之誼,另一位留法派先驅吳稚暉也是他的朋友,在他的朋友當中,還有當時尚未步入政壇的山西鉅富孔祥熙、左翼文學家瞿秋白以及南開中學的周恩來。他甚至還透過溥儀的英籍老師莊士敦,去謁見過當時仍受到民國政府優待住在故宮裡面的遜位皇帝。
傅涇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