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好的剋制情緒,截闡兩教修士總算是沒有怒目而視。
最令李牧詫異的是三清聖人的化身居然齊聚,看神色就像是和好了一般。這一幕若是傳了出去,估計封神殺劫之中的眾多倒黴蛋肯定很受傷。
不過李牧卻是絲毫沒有覺得意外。聖人的世界不是普通修士能夠理解的,沒有了道統之爭的原始和通天,再次成為好兄弟也是順理成章的事情。
當然,更大的可能還是三清聖人故意做給他們看的。既有消弭截闡矛盾的意圖,也有敲打李牧這位武道之祖的意思。
在大道面前,所有修士的節操都是靠不住的。不知道李牧深入混沌尋找證道機緣的三清聖人,自然會擔心李牧在佛門大興之後倒戈過去。
為了避免最糟糕的情況發生,三清聖人自然要做出反應。眼前這一幕,無疑是穩定道門人心的最佳方式。
甭管佛門如何勢大,只要三清站在一起,道門就是洪荒最強橫的勢力。
如果在封神殺劫剛結束之時,就出現這一幕的話,也不會發生闡教金仙叛教之事。
作為東道主的太上老君率先開口說道:“今天召集你過來,主要有兩件事情需要商榷。
其一,佛門大興在即,我道門的應對之法。此事不僅關係到道門在洪荒之中的氣運,同時也會影響到你們接下來的修行,爾等必須要慎重對待。
其二,乃是域外魔神入侵之事。如果不出意外的話,大戰在下個量劫就會爆發。
對爾等而言,下一個量劫將是你們最大的劫數,同時也是最大的機緣。若是把握住了,證道混元也並非沒有可能。”
在洪荒世界混,永遠都離不開“氣運”二字。在這個問題上,在場的眾人也是一損俱損,一榮俱榮。
若是道門勢微,那麼分到大家身上的那份大教氣運,也必然減弱。
沒有足夠的氣運輔助,接下來大家的修行速度,必然會受到影響。
如果只是修行速度放慢,估摸著大家也會慌亂,可要是加上域外魔神入侵、證道混元的機緣,那就大不相同了。
都不需要動員,接下來一眾道門大能肯定會拼命爭奪氣運,為在下一量劫中奪取證道機緣做準備。
不知道是不是錯覺,李牧總感覺太上聖人這話是對他一個人說的。某種意義上來說,證道混元可比成聖難得多。
法則領悟只能一步一個腳印,絲毫容不得弄虛作假,功德氣運最多隻能輔佐一二,關鍵還是要靠自己。
在場的一眾道門準聖,除了李牧摸到混元門檻之外,其他人都是剛斬屍不久,在法則上的領悟實際上還非常低。靠法則領悟證道混元,距離他們實在是太遠。
至於斬三尸證道,三清聖人都沒有做到的事情,這些資質、毅力明顯不如他們的門人弟子,成功的機率那就更低了。
如果沒有找到自己的證道機緣,此刻李牧對指明道路的三清聖人,肯定是感激零涕。
若是因此證道混元,那麼未來也就道門永久性捆綁在了一起。畢竟,證道因果不好還,還不起因果那就只能賣身加入。
不屑歸不屑,面上李牧還是跟著眾人一同興奮了起來,就好像他們都能夠證道混元一般。
半晌功夫之後,演戲的李牧率先從欣喜之中清醒過來,衝三清聖人的分身行了一禮之後問道:“不知老君對下一量劫有何見教?”
修士嘛,證道混元才是關鍵。佛門是否大興,那都是旁枝末節的小事。
“哈哈哈……”
一陣爽朗的笑聲過後,太上老君搖了搖頭說道:“太華師弟,你太過執著了!
現在談下一量劫之事,還為時過早。此刻我們能做的唯有儘可能提高自己的實力,只有自身實力足夠強大,才有資格去奪取證道機緣。
若爾等有心混元大道,那麼接下來的佛門大興,爾等必須要積極參與。儘可能的從中奪取功德氣運,增加自己的底蘊積累,才會有一線生機。”
赤裸裸的利誘,效果卻是槓槓的。沒有人能夠抵擋大道的誘惑,再怎麼閒雲野鶴,現在的主觀能動性都被調動了起來。
至於具體要怎麼做,那就“只可意會,不可言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