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的天兵天將著實是倒黴。歷數他們的戰績,從來都是敗多勝少。
沒有被問罪,那都是因為他們乃是佛門在天庭之中的檯面人物。看在佛門的面子上,玉帝才睜一隻眼,閉一隻眼。
統兵大將逃過一劫,下面的天兵天將就苦逼了。稍有不慎,億萬年的苦修就化作流水。
不知從何時開始,天庭之中就傳出了:“鐵打的天王,流水的天兵天將”。
即便是有封神榜在,可以死而復生,李天王麾下依舊是眾天兵天將最不願意去的地方。
……
眼瞅著佛門大興開啟,作為道門之祖的太上聖人自然不會幹看著。一場弘揚道門大法的東遊傳道,率先在人間界上演。
選擇這個節骨眼上展開,擺明就是為了分三界眾生的注意力,在人間界搶奪傳道話語權。
或許是意識到傳道需要人手,單槍匹馬成不了事,太上老君麾下又多了一群記名弟子。
最具知名度的,自然是上洞八仙。作為道門之祖的弟子,哪怕只是記名弟子,也讓八仙在道門之中擁有獨特的地位。
見八仙在人間界鬧騰,原本封山閉門的諸多道脈彷彿是收到了訊號,紛紛大開山門弘揚道門大法。
如果不出意外的話,待西遊開啟、佛法東傳之時,恰好就趕在了道門鼎盛時期。趕得這麼巧合,要說不是故意阻擊佛門傳道,誰也不信。
只是這些都是陽謀,甭管佛門是什麼反應,都必須面對現實。
鴻鈞老祖勒令各路大能相助佛門大興不假,可他也並未宣佈道門不能在這一量劫之中大興。理論上來說,佛道兩脈同時大興也是可行的。
勾陳帝宮,只留下一尊分身的李牧,早早的淪為了看客。當然,為了掩飾真身進入混沌之事,勾陳帝宮對外依舊保持著強勢。
“祖師,太上老君請您前往都率天宮一敘!”
接過徒孫遞上來的請帖,李牧的眉頭微微一皺。在新一輪佛道衝突一觸即發的節骨眼上,太上老君邀請他過去,顯然不是那麼簡單。
若是本尊尚在洪荒之中,能夠參與這種遊戲,李牧也是樂見其成。
谷lt;/sp可現在就一具分身,平時露面嚇嚇人還可以,真要是動起手來,洪荒之中實力超過他的大有人在。
原本以為西遊比較太平,各路大能都只是在暗中下棋,沒有想到這背後隱藏的東西絲毫不簡單。
歸根結底,還是蝴蝶效應導致的。原著之中孫悟空大鬧天宮之時,八仙就是蟠桃盛會中的賓客,然而現在的八仙還在人間界鬧騰。
很明顯,這是太上聖人的手筆,故意拖延了八仙歸位的時間。準備以道門東遊傳道,分薄佛門西遊傳經帶來的影響。
相比天道所定的西遊,道門東遊則純粹是太上聖人搞出來的,提前或者是延遲活動時間,都可以看他老人家的心情。
“知道了,傳令下去:給八仙東遊添上一把火,讓他們在人間界的威名更甚一些。
必要的時候,我武道一脈也可以推出幾名天才弟子,在三界眾生面前刷一刷存在感。”
李牧若無其事的說道。
今時不同往日,經過無數歲月的積累與沉澱,武道一脈也到了力量爆發期。
憑藉數量上的優勢,最近這些年武道一脈金仙、太乙之境的修士也是層出不窮,其中的個別精英甚至證得大羅道果。
若非這些修士大都分散在佛道天庭之中,武道一脈自立一方道統,成為僅次於佛道之外的第三大教派都不是問題。
當然,這種事情想想就行了。在證道混元之前,李牧是不會搞事情的。即便是證道成功,都得三思而後行。
在佛道兩教之外拉隊伍,自成一方道統利益確實很大,可是架不住裡面的風險更大。
都不需要做什麼,只要佛道諸聖在紫霄宮告上一狀,將“無聖時代”的概念擴充到“無混元時代”,武道一脈的大興之勢瞬間就會土崩瓦解。
歸根結底,武道一脈在頂端戰力上還是太過缺乏,只能先跟著別人混。
……
都率天宮,道門高層會議再一次展開。放眼望去,全部都是老熟人。
人、闡、截三教的準聖,全部齊聚一堂。至於掉了隊的修士,顯然是被排斥在了決策圈子之外。對此李牧只能暗自感嘆一句——這很洪荒。
和上一次道門聚會相比,這次的氣氛明顯要和諧得多。或許是因為時間淡化了仇恨,又或許是隨著修為的提高,能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