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第一時間看正版內容!'
 ;。。。 ; ;
第二十六章 張成松單篙飛險渡
婦娘舒了口氣,對成松說;“大哥,真多謝你了。”
成松公把舉著鐵鞭兒的手放下,對婦娘說,“沒事兒了,走吧!”
“你真不怕他們?”婦娘問。
“爛命一條,”成松說,“有什麼好怕的?”
那婦娘默住了。
成松見婦娘不出聲,過了會兒,又催了婦娘一句說:“走吧!”
成松哪兒知道,此時那婦孃的心裡,那是怎樣的心思,她只顧盯著成松看。
聽到成松催促,她極不願意地又跟在成松後面,一雙眼睛時不時地朝成松的背後看。
又不知走了多遠,有田垌的放牛兒,看到成松和那婦娘,以為是夫妻倆,就在牛背上唱:
“多囉囉……今日亞媽生日囉!
大姐回家祝壽囉;
小弟問有乜西【什麼東西】回,趕來一隻呆頭鵝!
呵囉囉……”
廣西地方,果然是歌的天地、歌的海洋,不但壯胞會唱,苗、瑤等各族也會唱,連漢族人到此地久了,也會唱了,南江會唱,北河也會唱,所以,日後“五小虎”能借助山歌痛殲日本兵,也不奇怪了。
那婦娘聽到放牛兒的歌聲,“卟哧”一笑。
而成松把頭垂得更低。
到了黎塘鎮,成松因婦娘走的慢,擔心入黑到不了大安,又擔心瘡疤頭和跛腳還會追來,雖不是怕,但歉麻煩,就僱了一頂小轎,讓婦娘坐了,成松在後跟著,一路緊走。
就這樣到了大安,已是傍晚時分,轎伕們不願去了,成松付了轎錢,問了去樟村的路,又帶著婦娘直往樟村。
但在樟村問人,這兒卻沒有婦娘要找的親戚。
婦娘險些兒使要暈了過去。
“記清楚了嗎?”樟村人好心地問婦娘,“會不會記錯了?”
“不會的。”婦娘肯定地說,“是樟村,親戚是姓章的,不會記錯。”
這時一個老人想起來了,說婦娘要投的莫非是對面的章村。
原來此兒有兩個樟村,一個是這兒的樟村,屬大安管轄的,對面江還有一條樟村,屬丹竹鄉管轄。當地人為了便於區分這二個樟村,而且對面樟村人大多姓“章”,就將對面樟村叫為“章村”。而要過章村,則要再沿江落到大成搭渡過江,再沿江步行返上。
而此時,天就要黑了,老人說渡船己經收工了,已沒渡船過江。
成松問老人大成有沒有客棧,老人說大成地方小,不會有客棧。其他人也都這樣地說。
成松只得又帶著婦娘返回大安,找了間客棧住下。
但客棧居然只剩得一間房。
成松就讓婦娘住在房裡,自己就在房門口守了一夜,但倚著樓柱子坐著,眼困了就合合眼。
第二天天亮,成松公拍門叫醒婦娘,說該趕路了。
婦娘開啟了房門,讓成松進來。
“大哥,我不走了,”婦娘說,“你帶我回家吧!紡紗織布,侍事老人,洗衣煮飯,鋪床疊被,我都行的,大哥若不嫌棄,你就帶我回家。”說著,婦娘哭了起來。
原來婦娘昨夜一夜沒睡,思量了一夜,現在就這麼說了。
“大嬸兒別這麼說,”成松說,“在大新,當著這多人的面,我送你去投親戚,現在不把你送到親戚處,是失於信;不把你送到親戚處而把你帶回家,是失於義,人若無信無義,何以為世。而且我家裡確實很窮,屋無片瓦,老孃又年老多病,大嬸兒若跟了我,必至捱窮受苦,對不起你,大嬸兒你是山上的鳳,當棲身於梧桐,與凰為伴,成松之居。屍雀鳥之巢,非大嬸兒之所。大嬸兒不要多想,還是去投親戚為好。”
婦娘聽成松這兒地說,哭的更是傷心。
成松公待婦娘哭過,這才帶婦娘出來,退了房,出了客棧,在街上找了吃的,因時候還早,找不到轎,成松公和婦娘就徒步走去大成,一路上,二人再不說話。
過了樟村,到了大成,走下大成碼頭,正要上船,一群人趕下碼頭,當頭的人大叫:“姦夫淫婦,還跑得哪兒?”
原來是瘡疤頭對婦娘還不死心,連夜又糾集了一幫人來了,有七、八個人,各拿著扁擔竹段禾槍刀棍。
“大嬸,你上船先走。”成松對婦娘說。
婦娘不願上船,成松一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