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部分(2 / 4)

法,改姓氏是希拉里“為了政治利益而犧牲自己原則的權宜之計”。希拉里曾經就改名為什麼很重要跟哈貝爾聊過。“那天,我們談了很久,而此後我也更加理解她了。”他說,“她剛剛到達阿肯色的時候,還抱有保留自己身份的理念。而且作為一名律師,她也能夠敏銳地感受到職場上的利害衝突。還有一些更加私人也更傷心的理由—人們會因此而認為她不愛自己的丈夫,這讓她很傷心;人們問她切爾西要姓什麼的時候她也很受傷;阿肯色州的人民從來都不試圖去理解她,卻要求她理解他們,這也傷害了她的感情。但是,現在姓氏的問題已經成為對方的話柄,所以她已準備好為了幫助自己的丈夫而改掉它。”

在克林頓宣佈參選的那天,希拉里穿了一身保守的套裝,專門做了頭髮,並且說:“我其實不需要改名字,我一直是比爾?克林頓夫人。在法律界工作的時候,我保留了自己的職業姓名希拉里?羅德姆,現在我打算停下律師事務所的工作而專職幫助克林頓進行選舉宣傳,所以,以後我就僅僅是比爾?克林頓夫人了。我猜人們以後聽比爾?克林頓夫人講話都會聽到厭倦的。”不過,希拉里的個人犧牲卻是實實在在的。“當時我熱淚盈眶,哽咽得說不出話來。”貝齊?賴特說。因為,她理解做出這個決定有多麼艱難。希拉里是自動自發做出這個決定的。克林頓從來沒有要求她這樣做過,他在1994年接受訪問的時候證實了這一點。最初他是反對改名的。“她理解這是讓選民們感覺我們跟他們有隔閡的因素之一。”他說,“一天,她來對我說—而我永遠都不會忘記……我因此而非常尊敬她,她主動來找我,說道,‘我們必須談談這個姓的問題。我無法忍受—如果保留它會讓你選舉失敗,我無法承受這樣的結果。它對我的意義已經不那麼重大了。如果我們改了名字,那麼我們一定要努力獲勝。”

希拉里的外表也常常在選舉中被拿來做文章,這一點也讓她很傷心。儘管小時候她很抗拒父母節儉的生活方式,但漸漸地她開始尊重甚至欣賞他們其實頗有些變化無常的審美取向。她的母親從來都不需要凱迪拉克或者漂亮的衣服,並曾經教導她不要太關注於無關緊要的細節。希拉里曾經很嚴肅地說過,她從小就被教育“看重別人的內在素質”而不是他們的穿著打扮。

用迪克?莫里斯的話說,希拉里“這回真的把他的事業握在了自己手中。開會的時候,我一般會提出非常具有攻擊性的戰略。比爾肯定會提出異議,然後希拉里就會說,‘比爾,你必須這麼做,這是你必須要做的。’她經常是那個說服比爾有必要主動出擊,釋出攻擊對手的負面廣告的人。大多數時候,希拉里、賴特和我的看法都能夠不謀而合,而比爾一開始總是會表現得像個單純的大善人似的發表不同意見,不過最後總是能夠跟上來。她成了他的選舉運動經理人,有時候這位候選人很堅強,而有時候他會很軟弱,而她則是鐵腕的管理者。她當時的心態是,這個傢伙太善良了,根本就打理不好自己的生活,他不瞭解人們能夠貪贓枉法到什麼程度,他不夠強硬,她必須插手掌管這一切。”

當然,這樣的定性其實忽略了方程式中至關重要的一環:比爾?克林頓也許當時已經是全美國最優秀的政治選舉運動好手了。沒有其他政治人物擁有更加系統的思想理念,更懂得如何發動群眾,頭腦反應更加靈敏,更擅長分析眼前的政治局勢,而希拉里則懂得該如何駕馭他的這些能力。

她自己也參與了選戰。當現任州長在一次遊行集會上發表演說抨擊克林頓的時候,她出現了。“她嚴厲叱責我,說我所說的那些關於她丈夫和他的話都是假話。”懷特回憶說,“在阿肯色政壇還從來沒有發生過這樣的情況。她衝進來詆譭競爭對手,而你知道,當時那種情況你很難公然反擊一個女人。”當懷特拒絕同克林頓進行辯論之後,她私下了奚落道:“弗蘭克?懷特很可能都會竭力避免跟切爾西出現在同一間屋子裡。切爾西跟他辯論都能贏。”媒體注意到了她的轉變。“克林頓夫人毫無疑問是所有政治家妻子中口才最好的。”《阿肯色新聞報》報道說,“她是伊利諾伊州人,比傳統意義上的南方州長夫人更加活潑外向……她改變姓氏的做法說明她正在努力稍稍軟化自己的形象……而從她後來的表現,我們越來越能夠確定這一點了。她已經學會了阿肯色風格的握手拉票傳統……而當她代表丈夫講話的時候,我們能夠感受到她昂揚的鬥志。”

《希拉里傳》以阿肯色為家(38)

同時,她也的確有這樣做的強烈動機:如果克林頓此次選舉失利,他的政治生涯,還有他們的,也就完了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kanshuwo.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