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部分(3 / 4)

但又並不明顯“洋化”,能被人們認可為中國特徵。

後來,正式的國畫,先後畫了五張,才定下稿。我年久不事人物畫,技法荒疏,仍難免留有缺憾,但我也已經盡力了;再說要儘量體現西裝的挺刮,用筆就必須工整嚴謹,不宜潑辣灑脫,不可能有恣意縱橫的氣勢和水墨淋漓的韻致,這也是遵循藝術形式服從思想內容需要的原則。

這些,其實是一件真正的藝術作品必須經歷的過程,即應先讀懂所要表現的物件,嚴密構思。上世紀60年代前期,一些人物畫大師的名作,如蔣兆和的《流民圖》、王式廓的《血衣》、石魯的《轉戰陝北》、李琦的《主席走遍全國》,構思提煉過程,都要比我畫《公樸講演圖》更加艱苦複雜深入得多。這是提煉,是為儘可能蓄聚更大的思想力量和藝術感染力,向觀賞者傳遞思想、交流感情,藝術的語言也就盡在其中。畫作刻畫歷史人物,無論蘇東坡、辛棄疾,還是李白、李清照、林則徐,都必須先對他們作較為全面的瞭解,最好有所研究,找準他們各自獨有的性格特徵,提煉思想精神內涵。否則就只有膚淺、概念的外像,是圖解式的,僅是賣弄筆墨技巧而已;所畫人物沒有思想、情感,也就是沒有靈魂,其實還沒有進入真正的創作境界。

電子書 分享網站

“修復”大明宮真是“奇蹟”(1)

“大明宮遺址將作為‘十一五’規劃的重點專案進行修復,預計資金投入為13億至15億元,資金主要是用於大量徵地,因為目前這些地面全部屬於當地百姓,需要進行事後補償及妥善安置……”這是《第一財經日報》2005年10月25日報道的。可這竟“是同年10月25日在網上‘收穫’罵聲最多的新聞之一”。網友普遍表示:“那麼多薄弱的社會構架需要資金支援,那麼多等待共同富裕的社會弱勢需要政府關愛,應當把這部分錢用於現實社會建設或者增加百姓福利。”

那些網友也真是,憑那點兒理由也想反對嗎?對人家偉大決策理解透了嗎?當年的大明宮不也是有人決策拍板建的?

當年李淵初建唐朝時,長安城內只有太極宮,還是隋朝舊有的,起初權且以此為“辦公”地。天下歸他李家了,李淵能不想另闢新的豪華富麗宮殿,以盡享人間富貴榮華嗎?但由於李世民和許多大臣勸諫,只得作罷。李淵做太上皇,為不能建奢華宮殿鬱郁成病,李世民終究還是拗不過他,只好盡孝為他興建,又曾遭到竇太后反對;可反對又有什麼用,還是建了。如今測定,宮區的面積有平方公里,據說是北京故宮的三倍。光徵用土地和安置搬遷就需資金13~15億元,先修復含元殿前200米寬的石鋪御道就投入2億,又“修復”宮城8274米,再在“御道兩邊各留100米將建造與歷史風格相協調的傳統建築”,需投入的資金就更不得了,如果還要“修復”宮殿,投入的數字當然就更大啦。當時李淵、李世民建大明宮,是建“首腦機關駐地”,還有“辦公”的實用理由。如今這“修復”工程,既不需帝王至高無上的名義,又不需宮廷的“實用”理由,可見決策者膽量、氣魄可比李世民要大呢,真令人佩服得該先目瞪口呆後五體投地!

要佩服的,還有一些政協委員,提案說:“一個承載著大唐輝煌的宮殿群落,一片演繹著血雨腥風和纏綿悱惻愛情故事的宏偉建築”,“漫步大唐帝國的心臟,我們極力觸控他那瀟灑浪漫的脈搏”,真是如痴如醉的詩化感嘆;“眼前突兀其來如山的垃圾,卻在我們惆悵的心情之上蒙上了一層無奈,我們分明聽到大唐在無聲地哭泣,歷史在哭泣,而這哭泣聲中還夾雜著一聲聲吶喊”,簡直是聲淚俱下。對大唐帝王宮廷內男女情事和爭權奪利的封建統治者們竟如此情深!那封建帝王宮闕內“血雨腥風和纏綿悱惻愛情故事”、“瀟灑浪漫的脈搏”,是那麼至高無上的神聖!是啊,添置航空母艦保衛海疆、當今九億農村人口的生存又算什麼!平民看不起病、讀不起書、買不起房又算得了什麼!如此賣力而又庸俗荒唐的吶喊,倒叫人懷疑,是否是那大明宮中纏綿悱惻*者的後裔。

少年時學中國歷史,說到北京故宮、頤和園、圓明園這類古蹟,說是封建帝王追求奢華生活耗盡國庫和民脂民膏,讓百姓承受多少勞役之苦,是封建帝王的罪惡的見證;而文博界卻另有高見,成了“精美絕倫的藝術”,是“勞動人民智慧創造的”,與歷史學家立場完全對立。歷史學家竟沒人與文博界爭辯,都悶聲了服輸了。這就是說封建帝王給了古代勞動人民顯示智慧創造藝術的機會,他們搜刮奴役百姓該是有功,他們應當奢侈,應當擺排場,應當*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kanshuwo.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