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0部分(3 / 4)

小說:朕的霸圖 作者:九十八度

大手已探向衣襟之內,頓時驚呼一聲,俏臉倏地飛紅,嘻嘻笑著將臉埋進章鉞懷裡。

“大呼小叫什麼……咱們去楊記綢緞莊處理公務!”二人坐姿這麼暖昧,章鉞心火直竄,已經迫不及待了,若不是車內還坐著婢女黃鶯,他都想要試試車震的感覺。

。。。。。。。。。。。。。。。。。

九月中旬的蘭州,正是秋高氣爽,天高雲淡之時,經過近一年經營治理,地方上總算恢復了一些生氣。這還是得益於會州鄰近的會州調會了大量錢糧,淮南降卒攜家屬到達後,需要安置各地,沒錢根本穩不下來。

由於蘭州州境狹長,南北達到六七百里,宣崇文到任後重新規劃州境,設定縣治,將南面康狼山以南的狄道劃歸河州,保留有榆中、金城、廣武、皋蘭、龍泉五縣,再加上幾處軍堡,蘭州仍是很大,目前為防禦州,劉文柏為州刺史,治事算是頗有能力。

而河州增加了狄道也有五縣,同為防禦州,郝天鷹為州刺史,這兩州的駐兵都是以涇州、會州有一定戰力的鄉兵升為鎮兵,而以淮南降卒和蕃人混編充為鄉兵,數額為四軍一萬。但其實內部軍制,則是分為十個團。

而鎮兵也達到了一萬人,劉文柏和郝天鷹各自兼領一個旅,宣崇文已經不再管練兵和州中民政的事,現在主要負責“破鋒突騎教導營”授課,日常訓練精兵,重步團三個營,已於鎮兵員額之外擴充到五個營,重騎也擴編到三個營,精銳輕騎包括斥候,每旅配置兩個營,馬軍已大大增加了。

另外還有鞏州懷信節度史德遠,鞏、岷二州轄區不算大,但卻與秦、成等州相鄰,商旅活躍,加上涇州的支援,也很快穩定下來。

而洮州懷德節度劉欣發、鄯州西寧節度孫延壽,這兩鎮轄區廣大,設定了很多下屬軍城、軍堡,因為漢人口不足的問題,只得大量啟用歸化的蕃將,也算是穩定了。

這四鎮各統兵一萬,到九月後,永興軍府調付的錢糧減少,主要靠涇州、會州秋收後的餘糧供需,以及當地蕃羌部族徵繳上來一些牛羊,後勤壓力仍非常大。

自七八月間,孫延壽召溫梵父子問話後,得知遼國有可能西征的問題,便將這訊息報與宣崇文,之後果然有回覆,請到蘭州商議。(未完待續。)

第0428章 河湟四鎮

下月可以爆發,求訂閱!求支援!

孫延壽年近四十歲,自後晉開運末便出任永興軍府下轄的乾州刺史,也是非常老的資歷,但近十年沒獲得升遷的機會,直到顯德二年的秦鳳之戰,以支援張建雄取秦州之功才挪窩,升為階州刺史,正式進入朝庭視線。

當然這也是章鉞的舉薦,否則以這年頭節帥們報功的習慣,一個沒什麼關係,在朝中也沒人的軍州刺史,戰功被貪沒轉報給別人都是很正常的事。

之後再取河湟,以功建節,孫延壽當然知道這其中有章鉞的關係,所以,某種意義上他也是章鉞這個勢力集團的人。說起來宣崇文的資歷比宗景澄還淺薄,但他文武雙全,為人知進退,威望比較高,隱隱已成河湟四鎮之首,章鉞麾下首席大將。

章鉞離開涇州,將最精銳的兵力,最隱秘重要的東西移交到蘭州,所以宣崇文一回復,孫延壽便與宗景澄快馬趕去蘭州。

蘭州的北部和東南地勢高,中間的黃河兩岸是一塊盆地,州治金城便坐落在黃河南岸,近一年的治理,城池已經修復,城門煥然一新,換上了厚重的朱漆銅釘大門。

正是下午時分,在城郊迎接的是周德鄰,他是涇州學館明算、明法科學成士子,後在涇州、會州都歷練過,現任蘭州建威節度判官,當下陪同著孫延壽、宗景澄進城。

“蘭州看起來恢復得不錯啊!城郊有村落,蕃人都很少見,這城內店鋪似乎也多了!”孫延壽有些感慨地說。

周德鄰微笑道:“城郊鄉里住的多半是鎮兵家屬,蘭州的蕃羌部族可不比青海鄯州少,但現在一部分遷到皋蘭縣西北那一塊,另有一些遷到東南清水河兩岸河谷山地,免的他們到處遊牧搞得烏煙障氣。現在就好了,蕃羌蓄牧減少,州縣派員教會他們耕作,另外把州治和幾個縣附近土地騰出來耕種,今年秋季收成就不錯,馬上就要播冬小麥了,可惜這個季節不定又要用兵,唉……”

“用兵也未必壞事,不會拖慢州縣經營,只要打得好,犒賞撫釁士兵之外,還能有收入補貼節度府衙。”宗景澄為會州團練副使幾年,實際也參與州中民政,現在又為鄯州刺史,對治理民生越來越熟練,當然知道外來錢糧收入對州縣的重要。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kanshuwo.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