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後花了半個月將一應瑣事完成,這天早朝後,章鉞到樞密院與魏仁浦、王樸整理出兩大行營下轄各軍檔案進宮,郭榮在廣政殿接見。因為所談的是軍國大事,郭榮讓三人稍等,先看完了兵力編成圖冊,派內侍將範質、王溥、張美等人請了來。
章鉞重繪的巨副地圖前,郭榮看了好一會兒,聽範質等人見禮,轉過身來揮揮手,來回踱步,很有信心地說:“諸位都坐吧!如今玄龍船、玄蛟船已建成三百艘,預計到出征時湊齊五百之數成問題,此次務求一舉建功,各地糧價上漲,不能再拖延了。兩大行營兵力重編,元貞辛苦了,也考慮得很周到,沒有完全打亂建制,朕以為可行!”
“陛下謬讚,這都是臣應該做到的。”章鉞連忙謙遜道。
“那麼元貞的差事也就到此圓滿完成了,接下來朕打算拜將,正式點派東西兩路行營主帥,諸位愛卿有何建議?”郭榮這麼說,心裡顯然已有了人選,這時自然沒人不識趣。
“自古拜將出徵,率師伐罪,權在天子,如今禁軍名將如雲,陛下可酌情而定。”眾人都沒開口,範質只好回了一句。
“既如此,樞密院便妥善準備。”郭榮點點頭,倒背起雙手,一臉莊嚴地道:“詔以檢校太尉、澶州鎮寧節度使兼殿前都點檢、駙馬都尉張永德,為淮南東路行營招討使;以檢校太尉、同平章事、徐州武寧節度使向拱為招討副使;以檢校太保、殿前都指揮使、滑州義成節度使趙匡胤為兵馬都監;以右衛大將軍王環為淮南東路水師都指揮使。
以檢校太保、兼侍中、侍衛親軍都指揮使、宋州歸德節度使李重進為淮南西路行營招討使;以檢校太保、侍衛馬步都虞候、許州忠武節度使韓通為詔討副使;以檢校太傅、侍衛馬軍都指揮使、陳州鎮安節度使韓令坤為兵馬都監;
另以朗州武平節度使藥重遇為東路水師都指揮使;鄂州武定節度使楊守真為副使;潭州刺史周行逢為兵馬都監,水師需聽從西路行營調遣。”
郭榮一口氣報出兩路行營主將的任命,官職加封實在太多,章鉞聚精會神地聽著,好半天才回過神來。不過這些人事安排,果然和他事先想的一樣,仍是張永德、李重進為主帥,東路把向訓調過去,西路侍衛司沒作什麼變動,但這已經是最好的結果了。
不像之前,僅任命李重進為淮南行營都招討,然後下面是一大堆的節帥,互相掣肘著,李重進其實卻沒權力,上下職權混亂,便都要等皇帝的旨意才敢於出戰。
所以說來,章鉞那次在金祥殿的宴會上一番狂言,讓郭榮也意識到,兵權盡抓在手中不妥,這次便非常大度地下放了兵權。
章鉞正思量著,就聽郭榮又道:“以前徐州節度使、檢校太師、左衛上將軍、兼中書令武行德為東路行營後勤都部署、權揚、楚等州行府事;以檢校太尉、延安郡公、宣徽北院使、同平章事、刑州安國節度章鉞為西路行營後勤都部署,權壽、廬等州行府事。”
“臣謹受命!”章鉞一聽大為意外,料理後勤是非常麻煩頭痛的事,竟然落到自己頭上,但這時可推脫不得,只好爽快地領命。
“之前韓本用的死,朕已加重撫卹,給予厚葬!李重進也是為難,元貞須理解才是!”郭榮說完看向章鉞,微笑著勸慰。
“臣是就事而為,為陛下效力,絕無藉此立威之意!”這事都已經發生了,與李重進也徹底交惡,儘管這次點選禁軍,李重進是得利的,但以他的為人肯定不會領情,章鉞還能說什麼。
“罷了!不說這個!此次南征做足了準備,朕以為勝算很大,若成大事則依秦鳳戰事舊例,讓南唐主李璟賠付錢糧,諸卿以為這個數額當定多少為宜?”郭榮這次也考慮得長遠很全面,連戰的事都想到了。
“回陛下!可依蜀中舊例適當增加點,蜀主分五年賠付,每年繳納糧食三十五萬石,蜀錦十萬匹。南唐地域廣大得多,可定為每年五十萬石糧,二十萬匹絲綢,同樣五年付清。”說到錢糧,判三司的張美頓時來了興趣,便先開口道。
“五年就兩百五十萬石糧,百萬匹絲綢,這……是不是太多了?”範質有些底氣不足地說。
“不多不多……蜀中這幾年按期給付,似乎輕鬆得很吶!”張美連忙介面,就怕範質又心軟,隨便減點數,那都是大把的錢糧。
章鉞見郭榮轉頭看向自己,眼帶徵詢之意,便也道:“這個數還算合適,畢竟淮南連續幾年大戰,江南這幾年國力應該有所下降了。”
“哈哈哈……好!若有了這筆錢糧,就可盡恢復民生,北伐幽雲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