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3部分(1 / 4)

小說:朕的霸圖 作者:九十八度

把他們算進去。

“這個麼……”張藏英低頭沉思片刻,心中已有了主意,回道:“我們以寡擊眾確實難辦,但也有優勢。烏軍使可記得,前兩天我們誘殺契丹守將等五百兵,平州楊袞尚不知情,再加上薊水東岸一帶有遷鄉河、燕子河、散水河彙集,水網密佈,我們熟知地形,若運籌得當,也能打楊袞一個措手不及。至於章使君的主力,只需派一營青壯鹽戶到海河口望風,待大軍到時告知一聲便行了。”

“巧婦難為無米之飲,才七千兵怎麼打?”烏鴻應訝然,他雖不滿遼軍苛刻待遇有膽投誠,卻又不敢與遼軍正面為戰。

這個烏鴻應真是貪生怕死之輩,莊少聞言心中不屑,連忙出言鼓勵,打消他的顧慮道:“烏軍使但請放心,只要拖住楊袞一天,某在薊州九龍山會有一支馬隊過來,就算敵不過遼軍,護衛撤離也完全沒有問題。”

烏鴻應聽了一陣驚訝,莊少作為幽州大豪他當然聽說過,但對他的實力根底卻不清楚,忙找出地圖來,三人依照寶坻鄉、黃莊窪、薊水一帶的地形緊急商議,連夜召集軍官准備乾糧軍需。

十七日一早,張藏英、烏鴻應、莊少三人率七千五百兵出蘆臺軍城,乘坐百多條大小漁船沿薊水北上,駛進黃莊窪那處小湖泊將船隻藏匿,士兵們則在窪子北面的蘆葦蕩裡隱藏埋伏,同時派出哨探渡過薊水,密切注意著遼軍動向。

黃莊窪這處湖泊面積並不大,但也不算小,方圓有十來裡,東面與薊水相通,西北方向的潮白河流經寶坻鄉,匯入黃莊窪,這一片水域周邊蘆葦密佈,水路也是四通八達。

而寶坻鄉是一個有著百來戶人家的大鎮子,由此往幽州東面潞縣上百里途中並沒有縣城,所以楊袞若渡過薊水,必然會選擇寶坻鄉宿營。

平州石城縣到薊水一百三十里,到寶坻鄉則一百五十里,若全是馬軍當天就到,不過楊袞麾下的平州兵和遼西兵都有步兵,還攜帶有輜重,趕著大量牛羊當糧草,當晚在燕子河東岸的遷鄉紮營,這行軍速度也不算快,一定程度上給了張藏英、莊少等人佈署兵力的時間。

這天夜裡哨探乘船回報了遼軍的宿營地點,而遼軍對己方的伏兵仍懵然不知,此戰大有可為。張藏英連夜召集軍官改變戰術,下達作戰命令。

次日天將矇矇亮,莊少率兩千五百蘆臺軍乘二十多條戰船駛出黃莊窪,到東南轉進燕子河北上,繞到遼軍背後尋機作戰。

同時,張藏英、烏鴻應率五千兵北上到薊水兩岸的蘆葦叢中埋伏,將在燕子河與薊水交匯處的三角地帶對遼軍施以伏擊,並不打算給遼軍渡過薊水的機會。(未完待續。。)

第0502章 暴露行跡

遼軍的宿營地遷鄉是一個很大的鎮子,住有百多戶人家,此地位處燕子河與遷鄉河中間一片狹長平原地帶,玉田縣在北面四十里。

之所以未經過玉田縣而走南面郊野,是因為楊袞想要徵調蘆臺軍赴援幽州,而漁陽的靜塞軍、雄武軍到時會隨北面大定府援軍南下,可不必召其隨軍。

眼下仲春二月中的季節,河流處於漲水期,鎮子西面十里的燕子河寬約三丈,但河上的石礅平橋太窄,需要另行架設棧橋供大軍透過。

早上天還沒亮,遷鄉里正帶著遼軍衝進鎮子將居民趕了出來,隨之拆除房屋搬走木料、磚石用以架橋,除了幾家大戶,小戶人家無一倖免。拆房子也就罷了,反正窮人家也就三五間房屋加一個院子,有的房頂還是蓋的茅草,不值當什麼,等遼軍一走,左鄰右舍幫忙,只需三五天還可搭建新房。

可恨的是,遼軍拆屋的同時還順手搜刮,可憐巴巴的一點糧食、鹽巴也被順手牽羊了,鎮子裡兩百青壯也被徵去做工,留下千餘老弱婦孺在鎮子外荒野裡號哭連天。

而鎮子北面三四里就是遼軍大營,一早就有兩萬匹戰馬趕出來到河邊飲水,然後將那去年冬天種下的冬小麥踐踏啃食了個精光,里正面對如此情況也不敢吱聲。

鎮子西頭河上的棧橋是昨天傍晚就在開工,上萬多遼軍士兵出動,以磚石將兩邊的橋墩加寬,沿石橋兩邊拼接木料,再有小半日功夫就能完工。主力還待在大營裡用早膳,但前鋒馬隊四五千騎飲馬後卻先過河,據說還要趕去薊水上搭橋,到寶坻鄉紮營。

“過了此處一路平原,再沒有大河,都給我快些!”百十騎身披鐵甲,裝備精良的契丹兵簇擁著一員大將立馬橋頭觀望,見擴寬到五丈的橋面才剛剛成型,不禁大聲催促。

“稟報大郎君!派去防州傳令的人仍沒回來,蘆臺軍也還沒動靜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章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kanshuwo.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