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4部分(1 / 4)

小說:朕的霸圖 作者:九十八度

蜓怪性�芫�淖孕牛�艄���票狽ィ�摶苫崛檬勘�納�只牛���旌橢懈嘸毒�僭蟯ㄖ�攪耍��鋇拿�鉅倉輝諫喜恪�

出發時間起早點,當天傍晚便到獨流口北面的易水與運河交匯口處,直接到北岸的遼境登陸紮營休息。次日一面傳令給獨流寨、拒馬河南岸滄州境內到出海口的小南河寨、雙港寨、泥沽河寨的幹符軍高度戒備;一面派人北上,去寧州勸降。

寧州本屬莫、贏兩州各一部分,遼國侵佔後改了轄地,將拒馬河南岸的益津關、淤口關一帶相關重要地方設為寧州,現任的州刺史是一名本地豪族出身的漢將,名叫王洪,夾為周、遼邊境的豪族多首鼠兩端玩騎牆,據部將所說此人也不例外,往年也放任流民南逃,聲譽還不錯,所以章鉞派一名牙軍指揮使前去勸降。

事情異乎尋常的順利,三日後便有回覆,章鉞大喜過望,率部改從陸路推進到淤口關接防後,又派王洪去益津關勸降,但守將終延輝是一名遼東渤海人,見章鉞率兵不多心中猶豫不決,推諉著遲遲沒有答覆,但也沒拒絕。

章鉞也不急,率兵加固淤口關城防,同時傳令留鎮的公孫祺一邊轉運糧食到獨流口軍寨屯集,一邊徵調民夫疏通運河,並打探西路袁彥部、中路薛文謙部進軍情況。只要這兩路兵貴神速,給力一點拿下瓦橋關,那麼益津關也是唾手可得的事。

因三地隔得遠,要協調一致是非常困難的,也就在同一天,薛文謙率兵一萬從武強縣渡河直撲河間,途經樂壽,都監王彥俊本心存輕視,薛文謙命他支援糧草甚至出言不遜,結果待大軍經過城下,西北軍無論是裝備還是兵員素質、行軍作戰紀律都與眾不同,森嚴有序,王彥俊馬上跪地請罪,率兵從徵幫著運糧,到河間時又親至城下勸降,結果被拒。

河間可不同別的地方,這兒不但是河北三關以南重鎮,而且自古是富饒之地,遼國對這兒也非常重視,所以贏州刺史、兼河間提轄述律安剌是奚人貴族出身,屬遼國後族,有很高的地位,加上擁兵也有近萬,依仗牆高城厚,自然不可能率城投降。

一場硬仗不可避免,薛文謙、明金鵬聯名通報章鉞和袁彥,並在河間城南緊鄰運河紮下大營,分兵攻取州南部三面的肅寧軍、博野縣,以便與袁彥的西路軍打通,東面攻取永寧軍、景城縣等地。這些是與成德鎮、橫海鎮交界之地多是漢將駐防,以騎兵快速機動突襲,幾乎沒費什麼力氣便拿下了。(未完待續。。)

第0482章 離心離德

這次周軍出兵,基本做到了出其不意,攻其不備,雖然之前深州邊境周軍有調動跡象,但中間還隔著樂壽,訊息傳到河間不但延遲,而且王彥俊有意含煳遮掩,所以述律安剌得到的情報並不全面,也就沒過多重視。

直到周軍突然兵臨城下的半天前,述律安剌才接到準確情報,緊急佈置河間城內防務,但對外圍州縣和小軍鎮就無能為力了。

述律安剌的職稱是贏州刺史、兼河間提轄,相當中原設定的節度使,由幽州南院節制,掌贏、莫、定、易四州軍政,有遼、漢兵約兩萬多人。這四州在後晉以前屬義武節度轄地,遼國接管後劃為好幾塊,加設了淤口關的寧州,還有幾個小軍鎮稱為“石烈”,比如莫州石烈就是,相當於軍州。

周軍進兵突然,述律安剌來不及集結兵力,手頭直轄的三千遼兵、兩千漢兵僅夠守城,而周軍可是步、騎各五千,野戰攻堅俱備,前後不過五天,述律安剌眼睜睜地看著周軍紮營,之後攻城拔寨,河間很快就成了一座孤城。

不過周軍兵力顯然不夠,做不到圍城,強攻州城都很勉強,就算形勢危急,述律安剌還可以向北退往莫州任丘,或者西北的高陽,但博野縣城丟了,高陽是不太安全的,所以述律安剌的選擇其實並不多。

正是傍晚時分,述律安剌站在城頭遠眺周軍營地,那營盤靠近運河扎得很結實,外圍挖掘了兩圈壕溝,寨牆高達一丈多,牆頂可駐防兵力。此時那大營轅門處鬧哄哄一團,歡聲笑語不斷。

近兩天周軍從樂壽徵調來上萬民夫幫著砍伐木料紮營,運送給養,而州城近郊漢民聽說周軍打來了歡欣鼓舞,走家串戶相邀挑著擔子,推著獨輪車運載糧食,或拉著牛羊酒食,攜帶被服等送往大營犒軍,來往的漢民成天絡繹不絕。

這情形發展下去帶來了效應,現在城內的漢人住戶和一些豪族也知道了,雖然城防處於戒嚴狀態,到處街道有遼軍士兵巡邏把守,白天家家都是關門閉戶,整個城池內只有軍隊能各處走動,可一到晚上總有人出門,而且越來越多,被巡邏兵攔住就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章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kanshuwo.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