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477章 得憑本事
次日一早,章鉞照例升堂點卯視事,處理了一下公務便退回後堂簽押房,讓李多壽找出本鎮戶籍田畝、往年稅入和軍隊日用開支帳,發現任節帥在鎮時差別都不大,看來鹽場倒賣私鹽的事不是一天兩天了。
府衙節度判官、支度使、行軍司馬等幕僚要職全都出缺,暫時也沒合適的人選,很多事情沒人手執行也就擱置著,章鉞也不著急。
正看著帳冊,一名牙兵進來通報,鹽場榷稅使王蘊的父親王導帶著十幾名犯案官吏親屬前來求見,章鉞考慮到今秋稅糧的多少在於地方豪族的配合,便讓李多壽出面試探一下口風,看自己提出的條件他們是否能夠接受。
李多壽出去了一會兒,很快進來稟報說,王導同意牽頭,勸說本地豪族,今年秋收稅糧比往年多三成,並將查收的私鹽設法銷出去換成糧食提供給府衙。
章鉞也就讓李多壽找出之前的定罪案卷,將李彥、王蘊、於光亮、孫遲等節度府衙官吏,以及州衙那邊一干案犯貪汙財稅額度減少,罪名降低,不過府衙官吏仍是發往東京終審,這幫犯官家屬少不得還要再掏筆錢去東京刑部和大理寺打點,不過性命恐怕是保住了。
九月中旬,韓徽和董遵誨從滄州乘船帶來五千套兵甲,北伐的前期準備已經在按部就班,這些兵甲是東京運到深州,章鉞一紙公文調過來,打算整頓滄州軍再換裝。
董遵誨一進府衙,就迫不急待地問:“章相公!我母親的下落,敢問你這邊可有訊息了麼?我們在深州才打聽出一點眉目,不如印證一下。”
“呵呵……尚無確實訊息,不過我這邊正在聯絡一個姓莊的幽州私鹽販子,有了這條線,人遲早都能找到,說說你打聽到的情況。”章鉞笑著安慰,其實李多壽剛從李彥那裡得到幽州莊某的相關簡,才把這些轉給樂平陽沒幾天,短時間內還聯絡不上。
“袁使君打聽到,我母親現在莫州任丘淪為廚娘僕婦,據說原本為遼國幽州提轄轉送給易州石烈蕭高六,後來蕭高六在高平戰死,家眷婢僕為莫州石烈蕭錫默所得,人還在那兒。”董遵誨有些激動地說。
“莫州?如果這情報屬實,有了明確的地點方向,事情就好辦多了!”章鉞點點頭,找來河北軍用地圖在桌案上鋪開,莫州州治任丘在滄州清池西北,但是水路並不相通。從最近的幹寧鎮出境營救,陸路仍有兩百里,仍是非常冒險。
章鉞看地圖測算了一下距離,想著自己的府衙還缺人手,便抬起頭道:“這樣吧,你先在我滄州府衙任職,等個合適的時機想想辦法,救人一定要做到萬無一失。”
“這……可末將是禁軍侍衛司的啊,能調出來麼?”董遵誨轉頭看著韓徽,他是韓通麾下,這樣等於跳槽了。
“無妨無妨!為人子者怎能不講孝道,家父一定會理解的。”韓徽笑著支援道。
“你看……子升都表態了,韓太保自然不會計較!改天某派人打個招唿就是!”章鉞笑道,子升是韓徽的表字,章鉞這樣稱唿是表示親厚,不把他當外人。
次日,章鉞也就任命李多壽為滄州節度判官、兼掌書記,並讓他傳令樂平陽,儘快找到董遵誨的母親;任命董遵誨為節度行軍司馬、兼牙軍都指揮使,韓徽為支度使、兼長蘆鹽場榷稅使,這樣府衙總算正常運轉了。
接下來帳面上二十萬石稅糧,加上繳獲私鹽購進的十萬石糧食開始相繼入庫,手中又有了兵甲,章鉞便行文各州,命治下四州一鎮十個軍,集結於清池會操秋訓。
九月二十五,各軍陸續到達滄州,大營校場設在州城東北五里的浮陽水畔,兩萬多士兵進駐,糧草甲仗齊備,只待整頓。
這天一大早,章鉞在節度府衙接見各軍將領,隨後在楊玄禮、樂彥文等押衙騎從的簇擁下,帶著各軍將領到大營檢閱,見東光縣定遠軍、德州安德軍、棣州靜安軍、濱州渤海軍、滄州幹寧軍都還不錯。反倒是滄州南皮軍、無棣軍、幹符軍、牙軍這一萬兵顯得軍容不整,老弱參差不齊。
下面各軍州的鎮兵有自己的收入,只要兼治兵事的知州不貪財吃空額,一般都能保持兵員素質,若勤加操練的,都能保有一定的戰力。前兵馬留後李彥顯然不知兵,一味地剋扣軍需,軍官自然只能大吃空額軍糧,甚至倒賣,滄州軍的戰力可想而知了。
滄州地域太大,南北兩三百里,裁汰並軍是不現實的,只能分設小軍鎮。章鉞當即下令,命橫海節鎮下十個軍中,年過四十五的老卒出列,發給糧米五斗、錢一貫打發回家種田,當天一次裁下來六千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