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愛上了唐鶴德,而唐鶴德恰巧是同性,他們就是愛得難分難離。既然他們的真愛不為俗世所容,他只能被動應戰。為了捍衛這段愛情,他唯有迎戰。
在張國榮直面挑戰時,唐鶴德沒有袖手旁觀,他選擇陪同作戰。辭了職,貼身守護在張國榮身邊。
唐鶴德離開銀行的具體時間不確定,大概是97年底-98年初。何寶榮的脆弱和失去愛情不是張國榮願意看到的,公開告白是把雙刃劍,他越來越需要唐鶴德在身邊。另外,去銀行找唐鶴德挖料的無良媒體打擾了唐鶴德的工作。辭職後,唐鶴德主要做一些私募基金及投資理財。但他確實是金融天才,只做這些也賺了不少,在98年金融危機時,娛樂圈多少藝人虧錢大出血,而張國榮非但沒有虧錢,反而因為賣房子的時機精準,資產闊步升值,真是家有財神坐,口袋錢滿滿。就唐鶴德這樣的生錢能力還被不良媒體嘲諷成吃軟飯。
由於唐鶴德辭了職,媒體更加變本加厲。後來發展到,只要看到張國榮獨自出去遛狗、做美容、喝下午茶,就要說唐鶴德沒陪他,猜測情變之類的。他們倆是有血有肉的人,不是紙片人。總有需要處理各自的工作的時候;總有吵架的時候,這都是很正常的情感交流,但由於傳媒追拍,他倆就連這些自由都沒有了。
辭職這件事,對唐鶴德有很不好的影響。這讓黑他們的人有機可乘,到後來歪曲事實,造謠抹黑他吃軟飯,非常不尊重人。但是唐鶴德從來沒出面辯駁過,他為了張國榮,可以不要固定的工作,可以不在乎自尊。他心理確實很強大,根本無所謂外人怎麼說,他只在乎張國榮。
有傳聞,張國榮有次喝酒哭著跟人說他對不起唐鶴德。確實,唐鶴德這人過於純粹,他捧出來的愛直接又濃烈。張國榮封麥之前,他雖然很愛卻保留分離意識,還能轉身。但張國榮封麥之後,唐鶴德就將自己的全部身家入局,他拒絕不了張國榮,哪怕他的需求有些為難。但所有對張國榮好的事情,所有張國榮想要的事情,他都會做。
1998年,張國榮把工作重心放到了電影和中文歌曲上。與在臺灣受到的惡意不同的是,張國榮在內地受到的是對他藝術水平的讚許與認可,並得到了善意的接待。除了能在“香港迴歸大型文藝晚會”表演之外,還接拍了革命主題電影《紅色戀人》。
同年4月26日,第17屆香港電影金像獎在香港文化中心舉行。金馬獎的作法打了個壞樣,金像獎主辦方有樣學樣,對張國榮的羞辱更是變本加厲。在金像獎頒獎典禮上,《春光乍洩》再一次獲得提名,這一次張國榮和梁朝偉一同出席。
在開場前,主辦方準備了五個小品,而其中一個小品就是惡意嘲諷張國榮,由吳鎮宇、黃子華以及張明達表演,三人在臺上用各種誇張、做作、噁心的表情,他們演著同.性.戀要親吻,旁邊的人則用力的推開對方,並咒罵噁心、變態之類的詞語。這場毫無意義又惡趣味十足的表演,惹得現場所有觀眾鬨堂大笑。而在這幾分鐘的表演過程中,鏡頭裡沒有一次出現王家衛和梁朝偉的臉,而是別有用心的四次鏡頭對準張國榮,次次停留十秒左右。張國榮原本帶著笑意的臉在看到小品的惡意時,不由得僵了一下。他不解地看著臺上曾經和他合作過的同行,隨即恢復鎮定,溫和一笑,這風度和臺上的醜惡形成鮮明對比。
張國榮,如此地位的天皇巨星,喜歡他的人寵著他,但對他充滿惡意的人不予餘力地踩低他。他接受著很多的愛,卻也承受許多的惡,所以後期在他身上,天真與脆弱並存。
有人說,他後期真是被寵壞了,比如和陶晶瑩的交流,儼然一個活潑天真的孩子,連陶晶瑩都說他像個弟弟,這需要得到很多很多愛才能保留這樣的孩子心性。但同時,嫉妒、厭惡他的人也不少,而且每次傷害他都傷得很精準,都專門找他最在乎的事情刺痛他。
他很早就明白拍戲的關鍵是“無我”!他曾經接受採訪時說:“其實我現在拍戲就是希望儘量不要讓大家感覺到我是在演戲,其實演了這麼多年戲,如果我現在給人的感覺還是在‘演’戲,那已經是一個非常失敗的演員。”
舒琪對他的演技評價很高,認為他早就開竅了,早就不會在電影裡演自己。所以,金馬獎與金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