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C339愛情傳奇》最快更新 [aishu55.cc]
1985年—1989年,是張唐的齊心斷金期。前面我們提到,雖然他們已經相戀兩年了,但是前期還沒有完全篤定對方是自己一生一世的感情。1984年,張國榮遇到了和唐鶴德非常相似的性轉版楊諾思後,和她進行了短暫的交往嘗試。最終,張國榮明確了自己的心意,儘管楊諾思和唐鶴德條件相似,而且能給他更安全的異性戀,但這都無法填補張國榮對唐鶴德的需求。那時的張國榮已經和唐鶴德建立了深度連線,唐鶴德是唯一真正懂他、愛他、珍惜他的人。他只想要唐鶴德,也只能要唐鶴德。
張國榮在篤定這一生認準唐鶴德前是有迷茫期的,因為人在觀念上的改變都是需要一個過程的,尤其前面還有過那麼多段異性戀,當時的他心裡更傾向的還是走主流的道路,但有時候傾向不一定是最適合的,也不一定是心裡最想要的。很多時候,我們傾向性的選擇,是受社會規訓的引導。只有堪破是社會規訓的引導還是內心真正的需求,才能活出自己。張國榮這樣的藝術家,他需要一個合適的人來進一步激發他的藝術天賦,發現內心的真正需求。所以,唐鶴德確實最適合他,他90年代以後的作品明顯比之前更上一個臺階,也說明了這一點。
在張國榮的幾段異性戀中,黃姓初戀和楊諾思是最關鍵的。她們對他有不一樣的象徵意義,黃姓初戀給了他美好的愛情回憶,讓他即使後來總是被騙也對男女關係抱有幻想;楊諾思則是讓他意識到內心的真正需求,讓他走出幻想,選擇了最合適自己的人。
巧合的是,也就是1985年初,他先後和楊諾思、黃姓初戀見了面。1985年1月,張國榮去美國表演,順道匆匆探望了在讀書的楊諾思,很有可能他當時就是想去和楊諾思說分手的。1984年,楊諾思的暑假結束後,他們的關係就名存實亡,張國榮已經認識到唐鶴德才是自己的真愛。或許是時間太匆忙來不及說,但他回來香港後,就找機會和楊諾思的父親楊受成坦白心裡的想法,楊受成表示諒解。而就在從美國回香港的飛機上,他偶遇了黃姓初戀,兩人聊得很開心。和這兩人見面,對他一定是有些觸動的,在2月份的《金電視》第497期,張國榮寫了一篇名為《不再的舊事》的文章。這篇文章再次印證了他對唐鶴德的篤定,以及對這段感情,他已經義無反顧,下定了決心要和唐鶴德一生一世一雙人。
《不再的舊事》
文/張國榮
J,我又單獨來海邊聽潮聲了。
一直深信,N個世紀以前,這裡就有一片海,已經把我們的故事,完整地紀錄下來。迴轉在起伏的浪濤裡,只要思維旋進海潮的音鳴,記憶的浪花被飛濺了…….
曾經我們比肩地印下足跡,在這一彎的沙灘上,迎向海景的柔和,你那披肩的長髮,拖成一道弧,從我凝視的眼簾掠過,頓時圈成無數的圓。
此後,圓開始在我們周遭不停地旋轉。
在灘的彼端。我說:“男的足跡,一定比女的大。”
當時你好不服氣,隨著就將你的腳疊印在我的足跡裡。
船是很哲學的,不論單獨抑或成雙。
J,某一個星夜,我讓思維沉湎在足跡和船的聯想裡,由負載的船意會,足跡負載著足跡。
J,你可知曉?在不經意裡,我們把足跡,陷得更深了。
潮來了,掩蓋了足跡,足跡負載著大海。
這篇文章,表面上看似在和黃姓初戀那段美好感情告別,但其實是在和他曾經想要的主流生活模式告別。
張國榮是一個浪漫且長情的人,和黃姓初戀的交往是他所有異性戀中最美好的一段感情,所以對他而言,這段感情不僅僅是初戀,還是他走上主流感情道路的希望式的存在。因為印象最好,所以留下美好的記憶,述之於筆端,比如頭髮的描寫那段,細緻又溫柔。
然後,他提到男的足跡比女的足跡大,“男女足跡”這個意象很關鍵。男女足跡疊印,有男女之間性的意味。張國榮有些思維還是比較傳統的,如果不是唐鶴德真的足夠好足夠吸引他,他更傾向異性戀。船是離別的意向,男女疊印的足跡是曾經的回憶,留下了,也就在那裡,帶不走。潮來了就把回憶掩蓋。
黃姓初戀已經離開他很久了,這個時候突然有感而發談起離別,離別的是什麼呢?離別的是張國榮自己的某部分思維。成長後的他,要和曾經那個想要男女足跡相疊的主流家庭模式的自己告別。由負載的船意會,足跡負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