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 篤定前的鬱悶期:唐鶴德(1 / 2)

小說:DC339愛情傳奇 作者:竹之桃

《DC339愛情傳奇》最快更新 [aishu55.cc]

1983年,張唐相戀,同年夏天,他們發生了第一次(被公眾知道的)吵架鬧分手。因為平時的感情基礎比較牢固,這次鬧分手並不嚴重,很快又複合了。按照黃霑的說法,最遲在張國榮生日前已複合。

唐鶴德對張國榮的影響是多方面的,不只侷限於感情。沒有遇到唐鶴德之前,張國榮在事業上一直磕磕碰碰,並沒有很好的發展。遇到唐鶴德之後,張國榮在唐鶴德那裡得到了極大的支援和關注,讓他感受到前所未有的被愛、被珍惜的感覺。有了這種情感的滋養,張國榮變得更加自信,再加上換了經紀人和經紀公司,事業發展迎來了轉機。但張國榮隨即進入感情迷茫後撤期,再次分手,並短暫地交往了楊諾思。

1984年,是張國榮感情上的迷茫後撤期,也是唐鶴德的感情鬱悶期。

與張國榮相比,唐鶴德顯得更加穩重、內斂。但就算如此,他當時也只有25歲,比張國榮還小三歲。他們這種非主流的戀愛註定很艱難,如何面對社會的非議和質疑是擺在面前的難題,對於年輕的唐鶴德來說,需要思考。所以,唐鶴德沒有選擇腦殼一熱就跟家人出櫃,而是謹慎思考,打算徐徐圖之。

唐鶴德的叛逆並不是一時衝動,而是經過深思熟慮後有規劃的行動。他如果要叛逆,就要得到叛逆的結果。他清楚自己想要得到什麼,而且為了達到目的不惜付出。正是因為唐鶴德知道叛逆的結果可能會很嚴重,所以他不會輕易採取行動。他會提前做好準備,減少阻礙,儘量避免出現意外。

他的叛逆是真正的叛逆,不停留在語言上,而是有計劃、有目的。他並非不願意因愛情立刻跟家庭斷交,而是在等待更恰當的時機。比如做好了移民前探路之類的準備工作。如果在準備階段提前被人發現,會產生更多麻煩,倒不如默默觀察、分析,做好準備,才會採取行動。這是他的處事邏輯,有長遠的實操性,可落地。他會先從兩人以後的正常生活考慮,從經濟到居住地,都得符合他心裡的標準,讓他跟張國榮的私奔式移民從想象到實際可行,而不是那種嘴巴說得好,一陣風似的要做這做那,最後因為各種困難半途而棄。只要把最基本的條件準備好了他就會行動,其他事包括社會質疑的輿論、家人不解的壓力,對於唐鶴德這樣精神強大的人,都不算事了。

說到叛逆,很多人有誤解,把一時衝動當做叛逆。不少人就是突然有個驚世駭俗的想法,想到了就去說去做,但一旦撞到南牆就頹了,很少能一直堅持初心的。但唐鶴德不一樣,他首先會衡量叛逆行為的成功指數,然後會做出切實可行的謀劃,等家人或者是相關的人發現時,他已經達到目標了。他這樣的做事風格和張國榮不同,前期張國榮不能理解,錯誤地以為唐鶴德不捨得為他離開大家族,讓他覺得“不公平”,這些誤解也是兩人互相瞭解的必經過程。

他的性格和張國榮有差異,我們在這裡不評判性格好壞,只講性格特徵。張國榮風風火火,是比較剛烈的人,口無遮攔,想到什麼就說什麼,不擅於掩飾自己的想法和感受;想做什麼立刻就幹什麼,有時候根本不考慮後果。而唐鶴德看上去比較規矩,但實際上,他對社會價值認同的需求程度低,不合理的社會規馴根本束縛不了他。他是個持久的叛逆者,從他後來的行為和態度也可以看出這一點。

不少人好奇,兩人性格差別這麼大,那麼在磨合期鬧矛盾時,唐鶴德會和張國榮力爭還是會讓著他?

我不認為他會一味退讓。在小事上,他通常會選擇不爭不吵。但在大事情、大原則上,他會堅持立場。

在1983和1984年磨合期,唐鶴德對這段感情的安全感並不是很強烈,張唐處理問題的方式差別較大,難免會發生爭執。唐鶴德是個非常有主見的人,對權勢名利不著迷,卻對感情非常在意,因此,一旦喜歡上張國榮,他會從穩定長遠的角度出發。然而,處理長遠穩定關係是張國榮前期的弱項,唐鶴德不可能任由張國榮發散,他會在關鍵問題上據理力爭,以確保關係不會偏離他想要的方向太遠。所以,一旦起衝突,從他倆的性格來看,衝突程度不會小。

不過,不一定每次吵架的當下,唐鶴德都能立刻在言語上吵贏。但這個不重要,只要事情最終會按照他規劃的方向發展就行了。有些人吵架的時候總想要在言語上吵贏對方,但對唐鶴德來說,這並不是他首先考慮的。他知道,在爭吵的當下,說一些過激的話只會讓雙方更加激動,讓局面變得更加惡劣。因此,他並不需要立刻在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章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kanshuwo.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