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部分(3 / 4)

小說:荷爾德林傳 作者:風雅頌

我自問,他們是怎樣談論這件事的。

那斯特一定是把自己的苦難盡情而細膩地表達出來了——那麼荷爾德林對此有什麼反應呢?我做個非常個人的設想,其間略去所有的現實,而只是從當時那個非常柔情脈脈的場面出發來考慮:

你不能這麼做,伊曼紐爾。

我誰也不是,並且永遠也成不了什麼。

你這麼說的時候,就說明你知道的要比我多。

弗裡茨,你最好是不要再說什麼了。但是這裡關係到的可是你啊。

你很聰明,可是你對事情一無所知。

伊曼紐爾,不要這麼失去了理智。

我沒有失去理智,我只是在懷疑,我看不到任何進步。

有你在就很好了。

這句話是那斯特說的,或者是荷爾德林說的。

然而他需要那斯特,他眷戀著他,他對知識的渴求吸引著他一起前進,那斯特是他的“世界開啟人”。只要荷爾德林在毛爾布隆,他們便經常見面。所有的人都把伊曼紐爾當成自己的同類人對待,這當然使得他想盡可能多地從萊昂貝格市政廳的差事當中把自己解放出來。他們互通訊件——就算是給以後的那些朋友,給諾伊弗、瑪格瑙或者說辛克萊,荷爾德林的信也很少寫得這麼迫切而興味盎然。然而,他卻用了快一年的時間,才告訴伊曼紐爾他對露易絲的愛。

在毛爾布隆,他將變得成熟。他因種種感覺而痛苦,他靠生病來逃避,他和從前一樣能夠把自己封閉起來——然而他的各種行為變得清晰而有意識。人們可以想象出一個他的影象,也因為他找到了自己的語言。我想要,我可以用一個很長的句子來描述這兩年,不間斷的、形象的句子,裡面只有他的、伊曼紐爾的、露易絲的和與他距離遙遠的母親的聲音——但是我對自己的要求太多了,就算是我能夠把這個句子開了頭,以他寫給那斯特的第一封信開頭,就彷彿他帶著自我意識登場了,技藝高超地展示著他的痛苦:“……我想告訴你,當我還是個男孩的時候,就萌發了一個念頭——從我那時的心底裡——這個念頭至今還是我的最愛——這是一種蒼白的溫和,這其中也存在著我在某種心情下為什麼能夠哭泣——但是隻要我在修道院裡,我心靈的這部分便遭到了最厲害的糟蹋——甚至連心地善良而快樂的比爾芬格也會因為我的一次有些熱情的講演而罵我是個傻子——因此,我便又有了一個令人傷心的殘忍念頭——即我經常暴怒——我不知道為什麼會這樣,並且衝我的兄弟發火——即使是沒有任何侮辱我的跡象出現也是如此。噢,它的跳動跟你的心不一樣——我的心——它是如此邪惡——以前我曾有一顆好一點的心——但是他們把它從我這裡奪走了——我經常忍不住感到驚奇,你怎麼會——把我稱作你的朋友。這裡沒人喜歡我——現在我試圖在孩子們當中尋找我的友誼——但是當然,這樣的友誼也非常不盡如人意。”這個17 歲的人清楚地知道自己被奪走了什麼,他身上的什麼東西墮落了。就像他自己對自己所進行的描述那樣,現在人們可以開始開出一張病歷單,但是如果人們從現在起便把他當成一個貫穿於這個故事始終的一個病人來看,這是錯誤的——他比其他的人更敏感,或許也更清醒,但是無論如何都比別人更受傷和更容易受傷。

Ⅴ 毛爾布隆(11)

怎麼了,弗裡茨,露易絲對他說道,你為什麼總是那麼不安呢,鎮定點,你不是有我在嘛。

但正是在毛爾布隆的這兩年,它們紛繁複雜而多彩多姿地被載入了他的記憶之中。而他一到蒂賓根便試圖抹掉的,也正是這兩年的記憶,他要忘記一切,伊曼紐爾和露易絲,甚至像比爾芬格這些跟他一起搬遷的朋友們,他要忘記這些不能夠再次納入自己圈子的人,而更願意去接觸那些新的、不讓他回憶起毛爾布隆的人。並非單單只是他的天資讓他的臉龐顯得比其他男孩的明朗、成熟,讓他偶爾在老師們的眼裡顯得像成年人,讓他變得極其快樂和安靜,不只是這個讓他順從並且讓自己的溫順不顯得矯揉造作,不只是這個讓他想成為一名詩人。這些背後也有現實的原因,一種他在自己周圍創造的、能將他與周圍其他人區別開來的現實。

“您佔據了我的整個心。” 我不想讓他變成一個英雄,儘管如此,他仍是個例外。這就是為什麼我那麼努力地去關心他的日常生活的原因。

當他現在跟露易絲說話,並且為第一次將要有將近一個月的時間不能見到她而感到痛苦時,他就已經心不在焉了。因為公爵夫婦要來參觀神學院,魏因萊恩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kanshuwo.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