革開放的一個新階段,是事關國運的一次大跨越,是一個重大的國家工程。需要政治家的遠見、企業家的膽識和投資家的經驗相結合,發揮集中力量辦大事的優勢,整合資源,併購歐美實體企業的股權,以全面提升中國製造業的水平,使中國的要素資源能比較合理地分佈在產業鏈的各個部分。
併購歐美實體企業,使我國的鉅額外匯儲備多了一個操作得當可以長久受益的投資渠道。本次經濟危機病因主要在歐美的金融體系上,故金融股權不確定性極大,而歐美實體企業總體是健康的,水分不大。如果未來五到十年我國有一萬億美元的外匯進入歐美實體企業,對提升我國的戰略實力將產生深遠影響。
併購歐美實體企業是個中長期戰略性操作,可能需要十至三十年,早晚要做,但眼前是最好的時機。由於歐美市場的金融系統發生癱瘓,股市正處於恐慌性拋售階段;實體企業的資金鍊斷裂,紛紛陷入危機,股價巨幅下跌,出海入市顯現出百年一遇的時點。未來一到兩年是黃金時段,故企業應抓住時機,迅速啟動。中國可以承受個案的無數次失敗,但無法承受戰略性的貽誤。
當然,客觀上我國很多企業目前自身的日子也很難過,這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我們“走出去”的難度。但與國外企業相比,我們企業的困難少得多,優勢也明顯得多。這就需要政府的大力倡導與支援,幫助企業挺過難關,抓住機會,乘勢一躍,透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