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環境、勞動力這些要素是中國在產業鏈上博弈的本錢,本錢越多,競爭起來的底氣也就越足。但必須看到,中國的煤、油、水等資源,按目前的消耗程度和技術水平,大約只能堅持30~50年。中國的“人口紅利”差不多快用完了,10年之後低勞動成本優勢不復存在。中國的環境約束也將成為不可逾越的瓶頸:有環保組織測算,以水、氣汙染為代價的環保代價已經佔到我們GDP的左右。這就是說,再過30年,中國的環境資源面臨枯竭,到那時想停留在產業鏈的底端都不可能,連苦笑的機會都沒有了,恐怕就只能哭了!拉美化的噩夢可能在中國重演。
為了擺脫困境,多年來中國企業也曾經做過很多嘗試。開始時是用合資建廠來實現技術轉移、引進品牌,結果是外方一旦合資實現盈利就要獨資。而市場換技術也成了一廂情願的泡影,結局是換來了落後的技術,反而丟了自己的市場。
產品貿易、原料貿易、要素貿易、投資品貿易是國際貿易發展的遞進階段,中國目前處在前兩個階段,應迅速向更高階的要素貿易和投資品貿易過渡。併購歐美企業,就是在要素和投資品方面與發達國家相互融合,如果在20年前提出併購歐美實體企業、高階企業顯然不現實,中國還沒有條件,而今天這個條件已經逐漸具備了。首先是宏觀條件的滿足:中國經過了30年的高速發展,已經積累了一定的財富,現在中國是外匯儲備最多的國家之一,是美國國債的最大持有國;中國的國際形象也較以前大為改觀,特別是奧運會的召開,讓西方國家對中國刮目相看。其次是微觀條件的成熟:一部分中國企業在經過多年的市場磨練之後,自身的發展戰略、運營管理能力、對現代企業制度的理解力等方面也達到了“走出去”的要求;人才方面,以數百萬留學生為代表的海外人才,成就了海外併購的人力資源條件,為中國企業“走出去”提供了最大的支援。
要破解中國製造業面臨的困局,“走出去”勢在必行。而當前經濟危機的爆發,使得歐美企業有了迫切的融資需求,這就給中國企業提供了一個百年一遇的併購機會。應該抓住這個時機,大膽地“走出去”,去併購歐美國家優秀的實體企業,成為這些高技術公司的股東!500強的股東!資源類企業的股東!
我們這裡強調去併購以歐美國家為代表的發達國家實體企業,並不排斥同時去收購其他國家的企業,從要素分佈和路徑選擇上,“走出去”先從亞洲、非洲等國家開始是可行的。但要從根本上提升中國製造業的技術和品牌能力,唯有透過併購歐美企業得以解決,因為高階技術、品牌和渠道都掌握在歐美大企業手中。
這裡不提併購歐美國家金融企業,是因為這輪經濟危機的病變根源就是在歐美的金融體系,由於金融企業的過度創新和政府的監管不力,使得金融企業的真實經營狀況和價值讓人難以把握,故以暫避為宜。但從中長期考慮,中國企業肯定要併購歐美金融企業,這是毫無疑問的。
二
併購歐美實體企業是一種市場行為,絕不是廣泛號召、搞群眾運動大幫哄,一定是企業自身發展已提升到一定階段,有了“走出去”的戰略發展要求後再行實施的。此外,併購應該是基於企業法人股東的獨立性決策,而非政府的大包大攬。書 包 網 txt小說上傳分享
自序(3)
中國現在的許多行業中都有了一批具備“走出去”條件的企業,這些企業都有對外併購的需求。這種併購開始並不是簡單地去收購對方股權或全盤接管,而是先投資參股,成為目標企業有投票權的、善意的、建設性的股東,然後再逐漸地去深入影響它們。需要重點強調的一點是,我們所說的併購歐美實體企業,是一種以融合、結合、學習、提升為主要目的的投資行為,而非人們熱衷談論的海外“抄底”。“抄底”是一個財務投資或投機的概念,買的根本目的是為了往外賣。而我們這裡談的併購,是相當長時間的持有,是要把中國的要素資源配置到更能獲得長久戰略利益的國際產業鏈中去,是為了與歐美最優秀的企業進行深度的產業層面的結合,以提升中國企業的產業水平,讓中國的資源分佈在整個產業鏈的各個部分。
併購歐美實體企業主要有三大類目標,一是資源類企業,二是技術類企業,三是品牌、渠道類企業。
首先是資源類企業。關於併購境外的資源類企業,目前在國內已取得較為一致的意見。作為製造業大國,資源短缺已成為中國的硬性約束。中國已成全球主要原材料和能源的“大買主”。在國際商品市場上出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