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場櫃檯上。
但打到後期,價格戰法就變成傷人傷己,各行業一輪又一輪的頻繁降價,一次次地壓縮著企業的利潤空間,到最後都難以為繼。猶如在寒冬中比賽*服,大家只是在比拼體力,看誰能堅持到最後。這也幾乎成為了製造業企業普遍患上的一種“中國病”,惡性競爭讓行業內的所有企業最後都傷痕累累。
對TCL而言,此刻也完全陷入了價格戰的泥潭。當年它靠發動價格戰趕跑了日本彩電,但國內還有比TCL打得更狠的——長虹在倪潤峰的帶領下,僅憑藉頻頻“降價”這一招,就在很長時間內位居中國彩電業的霸主。2002年前後,平板電視在中國進入了高速增長期,國內企業再次大打價格戰,一年時間就把零售價拉下50%。
在家電業陷入價格戰無利可圖的時候,*通訊市場開始空前繁榮,李東生抓住了手機市場這塊新蛋糕及時切入。在沒有任何核心技術優勢的情況下,TCL憑一款“寶石手機”在全國城鎮市場上開啟銷路,獲得了空前成功。而在這之後不久,手機業再度重現當年發生在彩電、空調等行業的價格廝殺的戰局,僅僅兩三年後,沒有任何技術開發能力的國產手機很快又陷入整體無利可圖的泥潭。到2004年, TCL手機的銷量和利潤以年平均50%的速度下滑,之前所得的10多億元利潤全數吐出。
非但家電業中TCL如此,IT業中的聯想此刻也在惆悵之中。自從聯想憑藉著“經濟型電腦”的價格優勢在與國外品牌電腦的競爭中取得勝利,佔據了市場頭把交椅之後,公司的日子就沒有輕鬆過。聯想後面的方正、長城、同方,乃至眾多中小電腦廠商蜂擁而起,用聯想當年對付國外品牌的辦法來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