眾的熱情和八百壯士英雄行為的感召下,駐守新垃圾橋北堍的英軍逐步放鬆限制,有時默許民眾將食物扔到西藏路西邊的四行倉庫牆邊,由駐守菸紙店的壯士取走。
當晚十時以後,身穿童子軍服的楊惠敏出現在新垃圾橋北堍西藏路東,冒著生命危險向馬路西邊的倉庫守軍喊話,要求進入倉庫,做些服務工作。值班的雷雄連長立即報告謝團副,謝不同意並說:“要她馬上回去”。但楊惠敏仍然喊了一個多小時,並問守軍需要什麼?謝團副叫雷雄回答:“只要一根旗杆和一面國旗。”天亮以前,楊惠敏將國旗和旗杆送到。28日,四行倉庫樓頂就升起了楊惠敏送去的第一面國旗。
28日上午,謝晉元親自打電話給市商會,要求提供一面大國旗,並說好派人去取。下午三時,四行倉庫派一便衣大漢,到廈門路尼姑庵難民收容所找到楊惠敏,由她陪同,到市商會取走一面較大的新國旗及少量食品。當時的報紙,對於換上的第二面國旗有報道:(四行倉庫)“六層高樓之屋頂,28日傍晚前,並由我忠勇將士,高揭青天白日滿地紅之國旗……”“28日下午夕陽西下時,四行倉庫屋頂突然換上了一面巨幅國旗,隨風飄揚,壯麗光輝,頓時四周的太陽旗黯然無光”。楊惠敏獻送的第一面國旗,改掛在倉庫南面朝向租界的窗外。。 最好的txt下載網
敵狂我無畏,國旗壯軍威(12)
28日晚十一時,租界*後,市商會童子軍戰時服務團數人在葉春年帶領下,乘卡車繞道河南路橋,將最大尺寸的國旗一面、旗繩及長竹竿一根和十幾麻袋慰問品送入倉庫。同時,因故未隨部隊進入四行倉庫的幾名軍官,也悄悄返回部隊,參加戰鬥。有一記者及楊惠敏也隨行。整個過程十幾分鍾,記者作了簡短的採訪,因謝晉元、楊瑞符忙於指揮作戰及督促趕做工事,沒有接見記者和楊惠敏,由雷雄連長代見。經與租界英軍聯絡,在戰鬥中負傷的官兵轉往租界醫治。為了迷惑敵人,問到有多少人,傷員按統一口徑回答:“八百人”。同時帶出大批信件,均為壯士們寄給親人的遺囑。
29日早晨,倉庫屋頂升起巨幅國旗,另兩面國旗掛在倉庫朝南視窗。當時據華東社記者報道:“四行倉庫朝南視窗有兩幅國旗懸於左右,崇樓屋頂則高揭長約六尺闊約四尺之國旗一面,隨風飄展,在附近數幅敵旗中凜然表示其不可侵犯。民眾仰首視之,亦顯興奮,對八百壯士忠勇奮發之精神,毅然起敬。”故先後送入倉庫的國旗在三幅以上。
所以,楊惠敏、曹志功、葉春年等提供和獻送的國旗,都曾懸掛於樓頂及視窗,不能說:“沒有掛過。”楊惠敏游泳渡河獻旗的事是沒有的,是為了避免日軍找租界的麻煩,同宣傳楊惠敏個人,防日軍報復(甚至暗殺)一樣,都是當時各方的客觀需要。
還有人說楊惠敏不僅沒有泅水遊過蘇州河,而且根本沒有進入四行倉庫獻旗,是由萬國商團中華隊隊員鄭俠飛藏在身上帶進去的。由於當時的處境,只能宣傳為楊惠敏泅水所獻。對此,鄭俠飛本人在證明楊惠敏沒有泅水渡河的同時,明確地肯定了楊送旗的事實,並予以讚揚。從而可以確定這種說法沒有根據。
無論楊惠敏是游泳渡過蘇州河,還是跟著返回部隊的軍官過蘇州河,作為二十幾歲的女青年,在八百壯士困守倉庫的危急關頭,能夠首先想到並不顧危險將國旗送入倉庫是崇高愛國精神的體現。八百壯士的英勇無畏和女童子軍的冒死獻旗曾經成為佳話在國內外廣為傳頌,表現了軍民一心,團結抗侮的中華民族不屈精神。我們回顧歷史,探求事實真相,應該特別注意當時的客觀條件和實際情況,對前人為民族抗戰所作的歷史貢獻,要予以充分的肯定。
一 個 誤 傳
關於楊惠敏獻旗經過的爭論,有她本人的渲染(如:游泳渡河、謝晉元楊瑞符等候迎接、倉庫內參觀、參加升旗等);也有各個當事人因身處環境、地位不同,參與程度有差別,瞭解的情況有時不一定全面所產生的誤解,而致出現許多不盡相同的講法。此外,有所謂:“防禦戰開始時,謝晉元也不在倉庫指揮作戰,……在(公共租界)青年會……”的說法,則是有關謝晉元率領八百壯士戰鬥的*中,一個最為明顯的誤傳。
父親謝晉元從接受孫元良“死守閘北最後陣地”的命令,緊急調集部隊,四晝夜血戰,直到奉命撤退,始終在四行倉庫指揮。這一事實已經為幾乎所有當事人所肯定,從88師師長孫元良、師參謀長張柏亭到一起參加戰鬥的楊營長及八百壯士的所有幸存者,在當時和以後的回憶中都說得非常清楚,從無疑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