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1部分(2 / 4)

小說:長風 作者:這就是結局

馬牧集車站現在激戰之中,一切情況尚且不明……”

最後來了一個完全意想不到的訊息:“發現柳鏡曉的主力出現在馬牧集一線,現在馬牧集車站已無槍聲……”

第九卷 第三十七章 迷離

嶽鍾林的第一反應是大聲叫好:“總算把他們的主力給找到了……看他們跑到哪去!解決了馬牧集的敵軍一切都好辦了……”

下面有人提醒道:“支援曹州的我軍是不是要調回來?”

嶽鍾林想了半會,才說道:“那不好……以我們現在的兵力足夠解決馬牧集的敵軍……”

還有人提醒道:“當年歸德之戰,柳鏡曉以殘軍擊破李福的精銳,一舉扭轉了戰局,這個前車之鑑不可不察……”

嶽鍾林信心十足地說道:“怕什麼!我們兵力是李福的幾倍,再說我們既然動手,那兩路援軍就是爬也能爬出個戰果來!”

援軍又是個怎麼樣的結果?

江南鏑嘴裡雖然唱著十八摸的民間小調,心情卻相當不好。

在柳鏡曉所部至少兩個保安中隊的截擊之下,江浙贛三省聯軍進軍速度,在三天之內前鋒已經前進了足足五公里。

只是贛軍和浙軍的軍官對他並不理解,“烏龜也比我們跑得快……”、“還有多少天我們才能打到山東了啊……”

只是人家柳鏡曉的便宜就那麼好佔?他早和李督商量好了,能佔多少便宜,至不濟縮回原地,絕不能讓部隊冒險,畢竟現在蘇軍主力盡出,整個江蘇省除了兩個步兵團和一堆後勤機構外,幾乎所有的部隊都被他搜刮乾淨了。

對於江蘇省內的柳軍,江南鏑比之其它人有著更深的瞭解,當初柳鏡曉入主兩淮,和李定遠談成的一個條件就是兩淮和徐州不駐正規部隊,只駐留少量保安部隊。

這樣一來,如此龐大的地盤除了拿著幾千名小警察之外,每個縣都只有一個相當於連級的保安中隊,可以說是幾乎等於不設防,一旦遇到大股匪隊來襲,根本就是毫無還手之力,在這種情況柳鏡曉也只有想著辦法變通。

幾個相領的縣組成一個獨立保安支隊,其建制相當於一個營,另外在淮南、淮北和徐州各組建一個保安總隊,其級別大致於團,只是為了不刺激李定遠,這些保安系統的部隊建制很小,一個獨立保安支隊只有三百多人,兩淮的兩個保安總隊才剛過一千人,只有徐州因為地處兵家必爭之地,故此徐州保安總隊建制稍大,由四個保安支隊組成,總數也不過一千五百人。

所有的保安中隊、保安支隊都沒有裝備火炮,只有每個保安總隊有一個裝備輕型火炮的炮兵排,把柳鏡曉所有保安部隊加起來,總共也不過七千人,以江南鏑的三十個步兵團,可以輕易碾碎任何敢於抵擋的敵軍。

可問題不在於這裡,問題在於海州,為了海州的鹽稅,柳鏡曉在那裡整整放了一個完整的步兵旅!

一個步兵旅啊!要知道柳鏡曉的步兵旅實際都是一個編制完整、戰力堅強的步兵師,而且這個步兵旅還是他最嫡系的第二旅,而且這個步兵旅是山東所有部隊中唯一保持戰時編制的部隊,炮騎輜工建制完整,還有三個足足三千人的大團啊!

除了第二旅之外,海州還有一個稅警總隊,整整六個步兵營的編制,此外魯南方面還可以向南增援兩個步兵團,不過最讓江南中將擔心不在於此,而在於海州附近的三萬墾殖兵團。

當年柳鏡曉的部隊成份非常複雜,除了他從漠北帶出來的嫡系部隊外,還有收編大量的民眾武裝、土匪、土雜、降軍、俘虜、起義部隊……

這些部隊的總量達到六萬之多,而柳鏡曉裁軍的刀子也首先落在這些人身上,只是柳鏡曉的手法相當溫和。

他在兩淮提供廢灶興墾,大事墾殖灘塗,在刺刀的保護下圈佔了大量灘塗,足足三萬人的部隊就地轉業成墾殖兵團。

柳鏡曉的政策出奇意料得好,墾區數年即可植棉,長勢驚人,正好趕上山東工業回升急需大量棉紗的好時光,在這種情況下,從海州到兩淮出現數個大型的墾殖公司,僱傭起數萬員工,只是這些人仍然維持半軍事化的訓練體系,這些大型墾殖公司甚至擁有一萬枝步槍用以武裝自己的員工。

如果逼急了柳鏡曉,他把這三萬人全部重灌武裝起來,六七萬人拼死一搏,首當其衝的還是三省聯軍,所以在和李定遠反覆交心之後,李定遠和江南鏑決心佔了便宜就走。

原來足足三十個步兵團的十萬大軍,沿著津浦鐵路北上是最好的捷徑,只是安徽督軍胡杰如疑神疑鬼,生怕李定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kanshuwo.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