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部分(2 / 4)

小說:亂世存亡 作者:風雅頌

路,日後在日本大舉侵華中發揮了多方面的作用。】

其中還規定,倘有土匪擾害地方,中國方面可以派兵剿捕,但不得進日本駐兵界限20華里以內;中國政府務須竭力妥行保全東北三省各地陣亡之日本將兵墳塋以及立有忠魂碑之地。

日本方面隨即於1906年成立“南滿洲鐵道株式會社”,並在旅大租借地設立“關東都督府”。日後日本大舉侵華的伏筆由此打下。

【1.一場黑吃黑的戰爭,一個任人宰割的條約。2.這次中日條約簽訂過程中,遠沒有先前反對俄國提出的條約時的激烈抗議,一大怪事。3.美國利用日俄戰爭中對英、日、俄的調停地位,一舉登上了世界歷史的重要舞臺,獲得了東亞地區的準霸主地位。這種地位,註定了美國在日後中國抗日戰爭中的角色,以及日美衝突的必然。4.與近現代中國賣國求榮的中央政府大相徑庭,日本明治政府極力為國家利益積極發動侵略戰爭,並且為此進行充分準備,與清、俄、德的區域性戰爭,三戰皆勝。5。 黃:日本利用中國甲午賠款增強綜合國力,故為日俄戰爭的勝利奠定了基礎。】

第一章 三場奇怪的戰爭·三個狼狽的軍閥(4)

日俄密約——日俄攜手抵制美國插足東北

《馬關條約》之後,中國社會各階層,特別是急於謀求生存發展空間的民族資本,逐漸看清“外人假鐵路以實行殖民政策”的本質。日俄戰爭前後,反對美國銀團控制中國鐵路、礦山的收回利權運動,逐漸在全國各地興起。

1903年,美國華美合興公司違約轉讓粵漢鐵路股票,引發了鐵路所經過的湖北、湖南、廣東三省民眾的抗議,要求廢止1898年由盛宣懷經手出讓給美國人的路權合同,三省留日學生進一步組成三省鐵路聯合會,致電呼籲“贖路自辦”。迫於強烈的民聲壓力,美國於1905年同意廢止原訂合同,以675萬美元讓中方“贖買”回已經築成的廣州至三水段鐵路。【這次收回路權運動,與日本和美國對華中地區進行戰略爭奪有關。】

在路權鬥爭前後,美國於1894年強迫清廷簽訂的限制華工赴美條約屆滿,海外華僑和國內民眾強烈要求廢止這一歧視性條約,美國政府對清朝政府的磋商要求置之不理,激起中國民憤。檀香山《新中國報》、上海《時報》等分別發出抵制美貨的號召。

1905年5月10日,上海商務總會召開特別會議,會長曾鑄提議,“以兩月為期,如美國不允將苛例刪改而強我續約,則我華人當合全國誓不運銷美貨以為抵制”,獲得全體一致透過。該會隨即通電清政府及漢口、天津、廣州、香港等21處商務局,得到廣泛支援。7月20日,因和美國駐滬領事商談無果,上海商務總會會議決定採取抵制美貨行動,許多行業代表當場簽名表示贊同。抵制行動得到在上海的各省會館、行業公會和各種社會團體的積極聲援,並很快得到全國各地和海外華僑的廣泛響應,紛紛組織拒約會、爭約會、抵制美約社等團體,美國對華商業很快陷入全面危機。

時任美國總統西奧多·羅斯福趕緊發表講話進行威脅,駐華公使奔走於京滬等地,美國傳教士也紛紛出動,向清朝官吏和買辦們施壓。8月21日,清廷釋出上諭,稱抵制美貨有礙邦交,令各省督撫“從嚴查究,以弭隱患”,並兩次電令兩江總督周馥嚴辦曾鑄等人。直隸總督袁世凱首先帶頭鎮壓了天津的抵制行動之後,福建、廣東等省也相繼禁止。

但是,懾於強大的民眾抵制,美國和清廷最終未敢簽訂限制華工的續約。【1.路權運動和抵制美貨運動,展現出新興的中國民族資本主義在捍衛國家利權方面的政治能量,但是,這個階層向清廷提出的建立君主立憲制度和責任內閣的政治訴求卻遲遲得不到滿足。2、孫:著名經濟學家###指出,美國一方面倡導中國要門戶開放,市場開放,另一方面又限制華工赴美、限制日本人向美國移民,實質就是不對中國和日本開放由主導的“遊戲規則”至今仍存在,甚至被部分中國學者吹捧。中國在開放國內市場的同時,應擴大勞動力出口。】

美國對日英等國從中作梗,導致其在粵漢鐵路和華工問題上的被動很是懊惱,決心轉而和日本爭奪輿論壓力較小的東北地區。

與此同時,日俄戰爭後,清廷預感到東北有被日俄瓜分的危險,於1905年9月釋出上諭,命各大疆臣研究在東北增開商埠的利弊得失,以引進新的勢力,化解日俄瓜分危險。東三省總督徐世昌等表示支援。於是,美國插足中國東北地區的計劃得到清廷的支援。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kanshuwo.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