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部分(1 / 4)

小說:大師讀心經 作者:古詩樂

即是——深密色與空相即。空依色、色依空、非空外色、非色外空。乃是一事。

【受想行識亦復如是】

┌受想行識不異空,空不異受想行識。

└受想行識即是空,空即是受想行識。

依上所云不異即是二者觀之。五蘊乃根本空,徹底空。

┌斷滅空───────┐

├偏空 │

—非

├離有之空 │

又由此應知前雲之空┼與有對立之空────┘

├即有即空──────┐

├不空而空之空 ├是

└離空有二邊之空───┘

【舍利子是諸法空相】

“諸法”,前言五蘊,此言諸法,無有異也。

“空相”,此相字宜注意,上段說諸法空性,此處說諸法空相。所謂空者,非是但空,是諸法之有上所顯之空,是離空有二邊之空。最宜注意。

【不生不滅,不垢不淨,不增不減】

菩薩依般若之妙用,既世間諸法,由凡夫觀之。

┌出生┬體 照見五蘊皆空,則無生滅諸相。故云不生等也。

├消滅┘

有 ├垢染┬相生滅等相←起分別心←執著我見←五蘊不空。

(五蘊不空) ├清淨┘

├增加┬用五蘊空→不執著我見→不起分別心→諸法空相,

└減少┘不生不滅等。

由此可知生死即涅槃,煩惱即菩提,眾生即佛,而不厭離生死,不畏煩惱,捨棄眾生。乃能證不生等境界。如此乃是菩薩,乃是般若,乃是自在。

【是故空中無色,無受想行識,無眼耳鼻舌身意,無色聲香味觸法,無眼界乃至無意識界】

以下廣說五蘊皆空之義分為三段:

(一)空凡夫法:經文“是故空中無色”至“無意識界”。

(二)空二乘法:經文“無無明”至“無苦集滅道”。

(三)空大乘法:經文“無智亦無得以無所得故”。

┌五蘊,如上所明,為迷心重者說五蘊。

│ ┌眼處 ┌眼界

│ ├耳處 ├耳界

│ ├鼻處│ ├鼻界

│ ├舌處│六根界 ├舌界

├十二處,(六根六塵名 ├身處│ ├身界

│十二處)亦云十二入。 ├意處│ └意界

│入者根塵互相涉入之義, │ │ ┌色界

│為迷色重者說十二處。 ┼色處│ ├聲界

│ ├聲處│ ├香界

│ ├香處│ ├味界

│ ├味處│ ├觸界

│ ├觸處│ └法界

│ └法處│ ┌眼識界

└十八界,界者區分為義。十八 ─┤ ├耳識界

種作用不同故。為色心俱迷 │ ├鼻識界

者說十八界。 ├舌識界

├身識界

└意識界

雖分三科,皆總括一切法而說。因學者根器不同,而開合有異耳。

┌是故空中無色,無受想行識。

正文(3)

蘊處界三科經文─┼無眼耳鼻舌身意,無色聲香味觸法。

└無眼界乃至無意識界。

【無無明,亦無無明盡,乃至無老死,亦無老死盡,無苦集滅道】

此乃空二乘法,上四句約緣覺言,下一句約聲聞言。

緣覺者,常觀十二因緣而悟道。

聲聞者,(聞佛聲教)觀四諦而悟道。

┌無明───┐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章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4 https://www.kanshuwo.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