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部分(3 / 4)

小說:宋謎 作者:風雅頌

一下前世的所聞所見,儘管多少文人墨客為她們譜寫了不少香詞豔句、怨詩恨語,在歷史的長河中樹碑立傳了。可是,這幾位,在後世,真正能讓後人有所觸控其延伸的,物理性的樹碑,唯有琴操一人了!

不過,王木木也知道,在他前世的杭州臨安錢王大街西的玲瓏山琴操墓,如其主人,也是多災。原墓早毀,原址重建,幾次三番,至民國,墓已毀、碑已斷,殘景淒涼。於是有三文人憐香惜玉,激憤怪誕中,為前世美女,林語堂修了《桃花扇》主角李香君的墓,潘興旦修了明朝女詩人馮小青墓,郁達夫則修了名妓琴操的墓。奈何此墓在十年dong亂中又遭大劫,所以,王木木印象中的琴操墓是水泥的了。

但不管怎樣,此地此情,人不在,樹重栽,還有一縷陰魂沒有散。郁達夫的琴操墓拉動了“杭兒風”,梅蘭芳來了,蔣總統來了,無數名人爬山拜謁,琴操在天之靈,當能笑慰。她也能與師師比肩了,她的石榴裙下也有天子了。

王木木還記得,在自己汶川地震時穿越的前5年吧。熱情的杭州人隆重舉辦了次評選杭州“西湖佳人”的大賽。琴操有幸,成了大賽的十佳選手之一,這十位依次是:西施(諸暨人,女間諜的幹活)、白娘子(子虛烏有的蛇精)、祝英臺(傳說中的雌蝴蝶)、李清照(濟南人氏)、李慧娘(女鬼)、王朝雲(蘇市長之妾)、蘇小小(青樓名人)、方百花(造反派方臘的妹妹)、琴操(名妓)、花魁女(戲裡那位被打油郎佔了便宜的女士)。

呵呵,王木木在想,覺得人生有時真像一場大忽悠。如果郁達夫在琴操墓前有一腔悲情,周星星銀幕裡的琴操則是一番調侃,而杭州“西湖佳人”中的琴操已經成了惡搞人物。那麼,我王木木現在即將面對的伊和子版琴操是否是出由國際巨星出演的歷史輪迴劇?唉,難道,這就是人們所說的命運沉浮?世事難料?

唉——,王木木一聲長嘆!前世的資訊太多,互相矛盾的不少,我們這裡只說琴操,她的記載,比較主流、比較一致的說法是:

琴操(1073年~1098年),姓蔡,名雲英,藝名琴操,原籍華亭(今上海),北宋名妓。

琴操原系官宦大家閨秀,從小聰明伶俐,得到良好的教育,琴棋書畫、歌舞詩詞都有一定的造詣。幼年父親下獄,母親氣絕,家遭藉沒,淪為杭州歌妓。其天資陪穎,才華出眾,因16歲改了詩人秦觀《滿庭芳》詞而在杭紅極一時。她受到蘇東坡賞識,引為紅顏知己。後,遁入空門……。

對於琴操,王木木在前世就一直搞不明白一個事實:琴操既為杭州名妓,哪能在杭州出家?既與蘇軾相好,哪能遁入空門?

王木木的困惑是基於如下幾個史實:

一、琴操是名妓,譽滿杭州,這,已不容質疑。其“容貌明豔動人,嬌柔的粉面似團,透明的髮絲如縷,薄紗輕裹著若隱若現的的香軀,更兼彈得一手好琴,撫琴撥絃間,餘音繞樑。才色雙絕的琴操,令無數商賈富甲、王孫官宦們心醉神迷,紛紛慕名而來,只為一聽美人的琴聲歌聲、一睹美人傾城的風姿,琴操成了杭州名噪一時的歌妓。”……

二、琴操與蘇軾很熟,堪稱紅顏知己。佛印和尚曾打趣說蘇軾與琴操兩人:“你們兩個是一日不見;如隔三秋啊!”。蘇軾很賞識其的外貌和內涵,兩人曾同船遊湖,吟詩作詞,交心論道,縱橫人世。其實,玲瓏山半山腰的“醉眠石”最能作證,最能證明蘇軾對琴操的戀戀不捨。

三、蘇軾在杭州當父母官時,對伎女的去留控制甚緊。前文說及的“九尾靈狐,從良任便。”和“色藝為一州之最”的周生的“所請宜不允。”充分展示了蘇大人為了西湖的繁榮昌盛,對於有色有藝有品位的伎妓是絕不會輕易放手的。

四、琴操後在玲瓏山別院出家為尼也是事實,郁達夫曾見到的殘碑,那塊記述蘇軾和琴操往事的碑石,都是琴操為尼的鐵證。

五、在宋,在蘇軾在杭州當市長的年代,出家並不容易。佛印和尚的度牒是宋神宗直接贈予的;蘇軾為了“蘇堤”的工程,特地向朝廷申請了100張度牒來籌款。可見,其時,出家當和尚尼姑並不容易,控制甚緊,成本不低,額度有限。

好,綜上所述,讀者應該一目瞭然了。琴操既為色藝出眾的名妓,且被很多人惦記著,所以,蘇大人從內心言、從形勢言、從慣例言,即使琴操不知趣,妄想脫籍,蘇大人也將是不情願、不合適、不同意其“從良任便”的。

史說琴操在玲瓏山當尼姑了,這琴操要當尼姑的手續想來還真有點煩,因為她要先脫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kanshuwo.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