些相通,所以,高升泰就說了:“一些平民結婚,不但要彩禮還要修房子,一個兒媳進門就負債累累,嫁女兒時就設法多要點彩禮。都是陋俗惹的禍,惡性迴圈!”
倭國的義家問:“女方家的上學費用收回來了,那男方家的學費上哪收呢?婚姻不是買賣,彩禮錢應該只是作為一種傳統形式象徵性地收取,不應成為實質性的贏利手段。”
大宋羈糜州的仙女吉瑪說:“學歷的價值得到這樣的體現,悲哀啊……”
遼國的蕭霞抹想跟這些人搞好關係,就湊進來一起聊了:“要想改變按學歷索彩禮,不能一味地質疑,而是要改變當地貧困現狀,當經濟得到發展了,也許一切都會變了。”
綠衣大食的麥列克?艾弗德勒說:“舉債培養女兒成大學生是希望迎來新的生活,卻找不到滿意的工作,如此債務也變成了不知何時才能合攏的傷口。從高價彩禮上找回些微的平衡感,不得不說是一種無奈。”
伽色尼王朝的阿布林?哈桑?伊拉克說:“彩禮最大的危害,在於其一方面“棒打鴛鴦”,使得有情但卻出不起彩禮的人無法成為眷屬;另一方面,卻將一些本就無情感可言的人,用彩禮“綁”成了婚姻。這於一些年輕人的愛情、婚姻幸福來說,簡直就是一場災難!”
蒲甘的江桑哥說:“凡是存在的,都是合理的。女孩按學歷高低收費,跟賓館按星級高低收費有啥兩樣?”
三佛齊的群陀畢羅說:“不錯!這個創意有助於偏遠地區女娃教育狀況的改善!這是種好現象,是一種進步!體現了農民尊重知識,尊重文化。娶了個大學生老婆,今後自己小孩的學前教育,小學、中學教育省了好幾個老師、家教,降低了婚後子女的教育投入。還在一定程度上扭轉了農村重男輕女的思想!”
阿拉伯帝國的巴比倫王妃說:“本人反對你們的說法,覺得這是一種變相的拐賣婦女的行為。不少人把子女的婚姻當做一種改變人生的交易,來改變自己的人生。這樣的父母,生不出好的子女!”
塞爾柱帝國的奧馬爾?海亞姆說:“應該增加司法解釋。這種行為應認定女方父母為人販子。是一種卑劣的拐賣婦女的行為。”
三佛齊的群陀畢羅說:“越窮越落後的地方,彩禮要的越厲害,根本就是自家負擔不起的那種程度。在貧困地區的農村‘賣女兒’的現象比比皆是,尤其是雙方均以務農為生的家庭,女兒一旦出嫁則完全成為婆家的勞動力,反哺孃家的可能性極低,多年的養育成本難以得到報償,所以才出現這樣的現象,也不足為怪。”
三佛齊的陀旁亞里說:“這是有一定的道理的,農村一般兩三個孩子,贍養父母一般靠兒子,嫁出去的女兒潑出去的水,遲早是給男方賺錢為主,贍養老人幾乎談不上,就是過年過節來看看老人,跟親戚沒啥區別,要下的彩禮也都是給了兒子或者老人自己留下來養老用的。”
大食潘地亞的潘長江說:“怪不得女博士嫁不出去,知識越高越易剩!現在啊,呵呵!我終於明白什麼是‘女子無才便是德’的道理了!因為你娶一個沒讀過書的老婆可以省很多彩禮錢!”
大食朱羅國的朱四茂跟他唱反調:“知識就是財富!人家姑娘有身價,你個兒小,靠邊站,自有個兒高的會去擔著。”
神聖羅馬帝國的奧迪?阿迪達斯說:“這個事情沒有孰對孰錯,只有對這種風俗是否認同。只是操作時最好別超出對方的承受能力,別讓人覺得不是嫁姑娘而是賣姑娘就好了!”。
奧迪?阿迪達斯的夫人莎拉?寇娜說:“彩禮錢是一種風俗,再多的彩禮錢也無法報答父母的養育之恩。如果女方懂事,陪嫁豐盛些,至少相當或接近彩禮的價值,那也不錯,就是不要把婚姻搞得像是個愛情買賣。”
基輔羅斯的維亞切斯拉夫?弗拉基米羅維奇說:“唉,一個平民、或是窮人,如果因為金錢,結不起婚,成不了家,會不會萌生對社會、對家人的負面情緒?”
在一旁的鐵柺李觸情生景,插嘴說:“會!一定會!在我國的牛鞍山,一丈母孃送了女婿一輛400萬的豪車,在婚宴上,目睹了這種超級彩禮,酒過三巡之後,來賓中一位30多歲的未婚男子聯想到自己還沒婚房,一時悲從中來,對著自己的父母,脫口狂叫:沒有一百萬!你們生我出來幹嗎!不是害我嗎!一時四座皆驚!”
曹國舅想,你說的“我國”是指交趾?大宋?還是呂宋?想了想,也說了幾句:“唉!一個人,把生你、養你的父母都當成害你的人,那這世上還有不害你的人嗎?這樣的人還有誰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