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部分(1 / 4)

小說:這才是經濟學 作者:你妹找1

誤解:全球化給美國工人帶來損失。

真相:全球化和技術一樣不是零和博弈。兩者都會使一些工作種類消失,同時創造更多新的工作種類,並且使許多商品的價格不斷降低。終止或減緩全球化不能解決問題,正確的方法是幫助下崗工人掌握新技術以獲得新的工作崗位。

誤解:對富人徵收更高的稅收是縮小收入不平等差距、平衡預算的方法。

真相:收入最高的10% 的人繳納了50%的聯邦稅收(收入最高的1%繳納了總額的25%)。雖然對高收入階層增稅可能是民眾的訴求,但對縮小預算赤字或均衡收入分配卻收效甚微。要實現這些目標有更好的方式可以選擇。

這本書想告訴讀者以下兩方面內容:

一是對美國和世界經濟的執行有更全面的認識,知道有些觀點亟須修正,在解決問題時要避免矯枉過正。

二是這些誤解往往是一些理論家和政客提出的,對這些誤解應持懷疑態度。

背景

歷史教訓與經濟學家共識

書包 網 。 想看書來

第1章 縱觀全域性:20世紀重大經濟事件與“大試驗”凸顯的市場力量(1)

人無遠慮,必有近憂,短視的通病嚴重地困擾了官員和媒體(及大部分公眾)。在政府官員選舉中,他們關注的焦點是下一次選舉。由於看不到解決長遠問題會給他們帶來多少實際利益,所以更樂於見風使舵,為迎合選民的短期利益而忙於解決眼前問題。

類似地,為了博得讀者的青睞並擴大訂閱數量,媒體會致力於報道最新的“熱點問題”,並極盡誇張之能事(例如,最大的經濟威脅和最壞的金融危機)。這種短期行為的後果是使我們喪失對當前許多事件從全域性上的把握,忽略對其歷史背景的理解。

過去100年來,我們對經濟與市場力量已經有了比較深刻的領悟,本章將對其中一些最為重要的經驗教訓進行簡要的回顧,並說明為什麼政治家和媒體應該予以更密切的關注。

全域性視野下喧囂世紀展示的經濟經驗教訓

20世紀是人類歷史上最為血腥的,同時又是取得了最突出經濟成就的世紀。不過,這兩者並沒有任何關聯。事實上,即使沒有兩次世界大戰、冷戰和無數的區域性性小衝突,經濟仍然會取得成功。在這個世紀中,我們還進行了一些“大試驗”,其中有些成功了,有些則失敗了,並且敗得很悲慘。以下是部分(按大致的時間順序)重大經濟事件與相關的經驗教訓。在以後的章節中,我們還將回顧這些事件並作更為深入的分析。

移民潮 1880~1925年間,美國允許入境的移民大約為2 500萬人;在1960~2000年間,又有2 500萬移民被允許在美國長期居住。雖然過去和現在的移民潮都會引發緊張氣氛,但其長期影響是確實讓每個人都得到了巨大的好處。事實上,移民潮與生活水平的快速提高之間存在著很強的關聯。

強盜資本家與反托拉斯 19世紀末20世紀初,美國政府開始反對“強盜資本家”——那些因建立行業(如石油、鋼鐵和菸草等行業)壟斷而暴富的商人。雖然反托拉斯的立法及其實施是否成功尚無定論,但在促進競爭方面,美國比其他工業化國家做得更多則是有目共睹的,這也是美國經濟被公認為是世界上最富活力的經濟的原因之一。

大蕭條 因一系列不當的經濟政策,一場由股災引發的相對溫和的經濟衰退發展為大蕭條。受到最多指責的是美聯儲,它在經濟趨冷以後相當長的一段時期內還一直實行加息的政策。這樣的政策成為那場美國曆史上最嚴重的銀行危機的幫兇(雖不是始作俑者)。緊縮性財政政策在這次經濟下滑和之後的緩慢復甦中只起了很小的作用。儘管公眾驚魂未定,在美國實施了更為有效的財政政策與貨幣政策、存款保險、更強大的社會安全網和結構調整(比如服務業與資本市場的擴張)之後,再次發生大蕭條是不太可能的。

《斯姆特—霍利關稅法》(The Smoot�Hawley Tariffs)大蕭條中最大的政策失誤是保護主義政策。1930年,胡佛總統簽署了《斯姆特—霍利關稅法》,該法案大幅提高了進口商品的關稅壁壘。可以預見,其他國家隨即進行了報復。種種以鄰為壑的政策(如競爭性降價),使國際貿易滑入了下行通道,1929~1933年間國際貿易縮減了2/3。

新政 一般人都認為是羅斯福和他的新政挽救了瀕於崩潰的美國經濟,事實並非如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章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kanshuwo.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