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個人又何不如此?他感受到了同學們的麻木不仁,同學們看著他被羞辱被圍攻,可沒有一個出面援助他一下。不過,這也讓他能夠理解,都是貧弱的農村學生,誰願意得罪那些自己惹不起的人?
從此,他恨透了那些無所事事卻又恃強凌弱的城裡雜皮,他決定一有機會,定當報仇雪恨。
這個恨在他上大學時得到了發洩和滿足。那是三年後,他在江城的財貿學院時,偶然在街上碰到其中一個瘦猴。瘦猴當然沒有發現他。李達覺得機會終於來了,連忙對其進行跟蹤,並把報復的原因和計劃告訴了隨行的同學。同學一聽,二話不說,就趕到體院去,叫來幾個專門打籃球的運動員。李達原本想自己出面親自揍那瘦猴一頓。可同學卻勸道:“這樣做對你的學業不利,萬一出了事,被學校知道,受到處分很不划算。那幾個運動員都是外地人,本就喜歡打抱不平,由他們出面教訓瘦猴,既讓瘦猴嚐嚐捱打的滋味,又不會影響你的半點考評,還能出一口惡氣,幾方面都划算得來。”李達接受了同學的建議,把瘦猴指給幾個運動員認了認,就和同學躲在一邊看好戲。
只見幾名運動員快步走上前去,從後面拉住瘦猴,不問青紅皂白,指著瘦猴的鼻子就質問道:“你為什麼欺負我兄弟?”
瘦猴被這突如其來的陣勢嚇得臉青面黑,哆哆嗦嗦,莫明其妙,顫抖著問道:“我欺負了誰?”
“還不承認?”只聽話音沒落,一記耳光已經響亮的打過去。
瘦猴知道情況不妙,連忙下跪,哀求道:“哥們,對不起,對不起,有什麼要求只管說,我滿足就是!”
“什麼要求?就是要打你,你能滿足嗎?”
“老子先人呢,只要不打我,我什麼都可以滿足。”
“除了打你,我們什麼都不想你滿足。”
幾個運動員不由分說,就對瘦猴一頓拳打腳踢,然後溜之大吉。瘦猴見他們一離開,生怕還會遇到不測,連忙爬起來,捂著受傷的疼痛,狼狽逃去。
李達終於出了一口高中時受欺負的惡氣,這口惡氣讓他解了恨,也產生了許多感想和體會——人與人之間的矛盾往往就是自以為是才產生的,誰也保證不了意外的出現。要是瘦猴當初不欺負咱,今天怎麼會吃這麼大的啞巴虧呢?人啊,要使自己不被欺負,就必須使自己變得強大。這是非常簡單的道理。從此,李達始終保持不惹人的原則,但也絕不在是非原則面前輕易讓步。
還有一個活生生的例子,讓李達終生難忘。高中時一位叫陳東的老鄉,也是從農村來的,喜歡打抱不平。同年級另一個班上的班長也是從農村來的。大家都住在學生宿舍。一天晚上,因一件小事,一位同學被那位班長指責了兩句。陳東和多數同學一樣,早就對班長的言行舉止看不順言,聽同學受到班長的“欺負”,他以人高馬大的威風就找那班長算賬,質問他為什麼欺負人。班長其實根本就不是欺負人,作為班長,看到別人做得不對時,難免會指手劃腳。可這卻成了陳東收拾他的藉口,不問青紅皂白,走上前去就朝班長臉上一拳頭。班長見勢不妙,連忙退回寢室。陳東還不放手,趕上去繼續拳頭相向。班長再也沒有退路,見陳東步步緊逼,忍無可忍,順手從床上操起一把尖刀來,作正當防衛狀。陳東見了尖刀,也嚇了一跳,連忙後退。可後面看熱鬧的同學早已圍得水洩不通,陳東不僅沒有退出來,反而被後面的同學推搡著,胸口正好碰到刀尖上。就那麼一瞬的功夫,尖刀刺中心臟,還沒來得及搶救就到了黃泉。
陳東的不幸之死完全是因為逞能逞強造成的,怨不得別人,只能怪自己。李達作為同鄉同校的老熟人,除了為他感到惋惜和悲痛,便是從中得到深刻的教訓和啟示。結合自己的一些義舉,他認為人人都有逞能逞強的勇氣。這種勇氣若是表現在正義方面,則是英雄的行為,但盲目的逞能,不僅不會成為英雄,反而是一種愚昧的表現。
6。學習之外的那些事兒——談情說愛
如今,網路發達,資訊暢通,思想解放,觀念開明,孩子們進入小學高年級就開始接受關於友情與愛情方面的正統教育,無疑體現了人們教育方式的轉變和意識形態的進步。這對於孩子們的健康成長起到了積極的作用。
可是,在上世紀七八十年代改革開放前後過渡時期,貧困山區文化教育落後,學校對生理衛生這門課程中的生殖繁育內容卻避而不談,讓學生自己去閱讀、瞭解和掌握。這種方式對於懵懵懂懂的青少年來說,反而增添了神秘感。
不過,對於十來歲的男孩來說,這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