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童年的海容被人們稱為海伢子。她在外公家一直住到抗戰勝利,才回長沙上小學。20世紀50年代初期,外公的唐家坨諸兄弟想去北京看望他。文家公公對海容說:“海伢子,我們去北京,你要麼子東西啊?”海容答:我要大蘋果——她聽說北京的蘋果又大又紅,好吃。
文家公公又說:你怎麼不寫封信給毛主席啊?“毛主席”?這在那時的海容聽來,還是一個非常陌生的稱呼。於是,她給這位沒見面的長輩寫了一封信,一是問候,二是想要一個籃球——那時她是校籃球隊員。等到文家公公從北京回來,只帶回蘋果,沒帶回籃球,海容挺失望的。這就是她和我外公的第一次交往。
建國初期,王季範先生到北京開會時被我外公挽留住下,後來,海容來到北京,和祖父住在一起。有一次,她和幾位文家親戚一起,由王老帶著進了中南海,第一次見到我的外公毛澤東。海容曾問祖父,該怎麼稱呼這位親戚?祖父說,應該稱呼“主席公公”(湖南話稱祖父為公公)。第一次見面,海容一點也不緊張。大人們在豐澤園頤年堂聊天,她就吃著玩著,東瞅瞅,西看看,很是自在。
臨走的時候,海伢子與主席公公有過這樣一段對話: 主席:你這個人挺怪的,第一次見我也不害怕? 海容:我幹嘛怕你啊?也不會吃了我!
主席:你給我寫過一封信。我忙,沒有給你回信。 海容:我還向你要了個籃球,你也沒有給我!
已走到門口的文家親戚聽到這番對話,都回過頭來,哈哈大笑。
那次,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