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到了陳廉伯這一代,其家族在廣東的絲織業以及與之相關的進出口乃至金融業等,均有顯赫的地位。廖仲愷曾與陳廉伯徹夜長談,希望他加入國民黨,以其在廣東商界中的名望和實力幫助孫中山的革命。陳以身家性命重要、不想捲入政治為由婉言拒絕。實際上他和其他商人一樣,對共產主義學說在中國傳播和孫中山實行的“聯俄、聯共、扶助農工”政策,以及對工農革命運動的興起,有一種出於階級本能的恐懼。
英帝國主義為了顛覆廣東革命政府,一方面援助陳炯明向廣州進攻,另一方面勾結商團陰謀發動叛亂,妄圖建立一個“商人政府”。在英帝國主義的支援下,商團勢力猛增,1924年初已由初創時的1500人猛增到5萬人,僅廣州就有13000人。
1924年7月,陳廉伯為武裝商團,向英國南利洋行購買大批槍械,於8月初秘密運進廣州。孫中山獲得密報,命永豐、江固兩艦扣押其運械船及9600餘支槍械。商團以罷市相要挾,英總領事公然出面干涉。
除發動商人公開向政府請願外,商團還請人從中調停。後來廣東國民政府同意發還槍支,但每支槍要他們交60元。以每支60元計,9641支槍共57。8萬餘元,這對當時處於財政極度困難的廣東革命政府來說,是一筆不小的收入。對於政府的要求,商團認為難以接受。
各地商團代表在佛山商團團長陳恭受的召集下,在佛山召開秘密會議,決定發動省城及各屬商人罷市。8月22日佛山開始罷市,25日廣州及附近縣鎮全面罷市。
此後雙方進行談判,政府提出了還械六條件,後來附加要商團代籌北伐經費300萬,雙方為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