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部分(1 / 4)

人的執行力。

四、格林柯爾的出價是不是合理?

不管怎樣解釋,這個問題還是一直縈繞在外界人們的心中。據科龍2001年的中報顯示,截至2001年6月30日,科龍每股淨資產為元,而格林柯爾僅以元左右的價格就取得了受讓權。容桂鎮鎮長劉知行為打消大家的疑慮,提醒說,價格只是相對的,並不能衡量這次股權轉讓的全部。如果要確認在這次轉讓中有一方受損失,也只會是鎮政府。而容桂鎮政府之所以願意以低於淨資產價值的價格出售科龍股權,是經過綜合評價來決定的,鎮政府的收益應該透過稅收和其他收益來體現。

另外有一種解釋是,雖然科龍的主營產品科龍空調以及容聲冰箱的市場銷售並未因管理層地震而下滑,但全行業都在進步,兩相對比就會顯出落後來。這次的轉讓價格其實就是市場對科龍現狀的新評估。科龍是需要調整狀態的時候了,否則市場份額會被其他品牌逐漸蠶食。

五、為什麼是格林柯爾入主,而不是其他企業?

據介紹,在格林柯爾出現前後,容桂鎮政府就轉讓科龍電器的股份事宜與國內外眾多的投資者有過廣泛的接觸,但何以讓名不見經傳的格林柯爾從中脫穎而出呢?

格林柯爾的五個謎(4)

容桂鎮、科龍與格林柯爾接觸了1年多,談判了半年。在容桂鎮政府看來,格林柯爾在自有的高科技核心技術和成長速度與發展前景方面具有其他投資者不可比擬的優勢,它的最大優勢在於,自身是一個在香港上市的跨國公司,能帶來先進的管理理念和管理機制,其與科龍的主營業務又都在製冷領域,可以優勢互補。劉知行將選擇格林柯爾的理由歸結為四個方面:一是看中它是香港上市公司,有完整的國際銷售網路和較強的國際市場開拓能力;二是因為它從事製冷行業,能與科龍共同構築完整的製冷產業鏈;三是因為它有雄厚的資金實力;四是可借格林柯爾的進入,給科龍帶來國際化、現代化的企業制度。

但是,還是有疑問的:格林柯爾是一家擁有專利技術的高科技公司,但在技術和品牌營銷並重的家電行業競爭環境下,沒有零售消費品的運作經驗的格林柯爾,能帶領科龍更快地發展嗎?

對此,格林柯爾常務副總裁劉從夢從宏觀角度描述了科龍發展的前景,認為格林柯爾憑藉全球領先的先進技術、資金實力、跨國經營的市場網路等方面的能力可以與科龍原有的產業優勢地位進行縱向整合,使雙方受益。

當時,儘管記者以及公眾有著許多的疑慮,但一些業內人士對這宗交易還是很看好的。有人認為,空調行業是一個資金密集型行業,經銷商淡季打款的行規表明了這一點。有格林柯爾雄厚的資金力量支援,科龍將獲得更大的發展動力,這正是現有投資人所願意看到的。

不管外界怎麼評論,格林柯爾進入科龍就這樣一錘定音了。格林柯爾董事長顧雛軍也順理成章地當上了科龍集團董事局主席,被科龍人稱為的“顧氏新政”就此拉開了序幕。科龍員工及外界人士一次次領略到顧老闆的風格,顧氏的一舉一動也沒少讓輿論炒作。

在中國,做任何事情好像都是這樣的,在爭論中掀開大幕,然後等待著淡出公眾關注的視野,避開那些充滿懷疑的眼神,再回首時,雲淡風輕。但對於格林柯爾來說,事情從一開始就好像不是這樣的,在不休的外界爭論中掀開入主科龍的大幕,然後又在不休的爭論中將自己曝光於公眾的眼球下,一次次的曝光,一次次的爭論不休,將自身拋向輿論的風口浪尖,終於無法在經營實業當中韜光養晦,鑄就了四年後的敗局。

科龍自建廠以來,已經經歷過兩次危機,均是由於體制引起的。面對著市場競爭能力的日漸消耗,地方政府的意圖在於引入顧雛軍以亡羊補牢。沒料到,顧雛軍給科龍電器最終帶來的卻是致命的打擊。

書包 網 。 想看書來

收購科龍後一件尷尬事

收購科龍不久,顧老闆就遇到了一件最為尷尬的事情。

在受質疑頗多的科龍電器新聞通報會上,雖然格林柯爾一直不遺餘力地宣揚:格林柯爾是“世界三大新型無氟製冷劑供應商之一”,格林柯爾是科龍最合適、最有潛力的買家,但那些官方化的答覆,對各種疑問的騰挪抵擋,顯然還遠遠不能讓媒體認可格林柯爾,認可科龍的新主人——顧雛軍。

很快,更深更廣的質疑,就不僅僅侷限於口頭的幾個問題了,鋪天蓋地地撲向格林柯爾。這次無疑更加迅猛,也更為致命。就像顧雛軍時代的科龍集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章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kanshuwo.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