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藐自己年少,又嚴謹君臣禮規,心滿意足地言道:“諸公平身,左右賜坐。”周德威與三位太保坐定一側,李存勖問道:“潞州被圍數月,快將軍情告知眾人?”
周德威答道:“梁軍八寨連環,內有‘夾城’攻守堅固,使士卒士氣屢受挫傷,多有厭戰者。”
郭崇韜言道:“軍心不振,並非難事。悉聞前唐廢帝濟陰王李柷數月前被朱晃毒酒所殺,殿下何不借哭李唐之喪,掛孝南征,使之出師有名。”
李存勖言道:“安時所言極是,河東百姓若念李唐舊恩,同仇敵愾,何懼朱梁四十萬烏合之眾。”李存勖即命參軍郭崇韜擬寫檄文,釋出四方。檄文曰:
“篡奪李唐基業者朱晃,原本蕭縣村中潑痞,聚賭奢侈,身世微末,借朝廷民變間隙,投效鹽賊黃巢,禍亂州縣千里,殺伐生靈萬眾。吾主皇恩浩蕩,未責其罪,招安為臣,將功代罪。而朱晃受李唐恩典,官居極品,位至人臣,卻弒君淫後,陷害忠良,篡位亂綱,大變人倫!今本王排程蕃、漢馬步軍十萬舉兵南下,討伐朱梁,匡扶李唐大業,共濟江山。”
檄文釋出,晉王李存勖彙集蕃、漢馬步軍六萬八千餘人,戰馬兩萬餘匹,大小將官五百人,具是內著鎧甲,外罩孝衣。李存勖自封為“蕃、漢兵馬大元帥、內外諸軍都招討”。令張承業為總監軍,郭崇韜為祭酒軍師,周德威為左軍都督,李嗣源為右軍都督;李存審、李嗣恩、李嗣本、周光輔為左軍大將;石紹雄、安休休、安金全、李建及為右軍大將,李存璋保駕中軍,孟知祥押運糧草輜重,丁會為正印先鋒官,號稱天軍十萬,校檢三軍。
李存勖頭戴蟒龍帥字盔 ,身著龍鱗黃金甲 ,腰扎六尺縞素,腳踏烏龍赤尾靴,腰挎游龍精鋼劍,率領文武官員來至點將臺,臺上設右香案焚爐,上供唐哀帝李柷靈牌。李存勖伏地慟哭,哀念李唐恩德。校軍場上六萬八千將士無不懷念大唐厚恩,愈加仇恨朱梁奸賊。
祭拜之後,監軍張承業對存勖言道:“河東將士皆被殿下大義之舉所感動,上下歸心,同仇敵愾,此戰已露祥兆。”李存勖大喜,跨上寶駒九點菊花豹,大閱兵馬。先鋒官丁會率三千精兵先行,李存勖率大部兵馬隨後而行。六萬晉軍日夜兼程,一路上旌旗蔽日,甲器生輝。
這晚三更,行至大岡山腳下,有探馬來報:“啟稟殿下,先鋒官丁會來報,此地三垂崗離潞州僅有十里,是否前行,請殿下定奪。”
李存勖言道:“昔日父王退兵於此,遺恨不能平定朱晃,吾當在此祭祀父王英靈,傳令三軍暫且休息,各部將官來見本王。”
等待片刻,眾將紛紛來此,李存勖命人設案進香,將李克用臨終所賜三支黑羽鵰翎箭,供奉上位。李存勖率眾人伏地三拜鵰翎箭,對箭言道:“父王在上,孩兒李存勖率文武眾卿,祭拜父王英靈。昔日父王命伶人在三垂崗上奏《百年歌》以酬壯志,奈何朱孽未除,大業未成,父王飲恨病榻。孩兒明日即與朱梁四十萬大軍決戰,成敗賴此一舉,祈願父王在天之靈護佑三軍,成就中原霸業。”存勖身後眾將聞聽此言,也是心生感慨,戰心更堅。
李存勖收起三支鵰翎,監軍張承業言道:“先王英靈果真應驗,上天已賜殿下破敵良機。”
李存勖問道:“良機安在,何以見得?”
張承業言道:“三更已有霧氣瀰漫,待到黎明之時霧氣深重,佯鳴號炮,大軍突襲敵寨,殿下必可大敗梁軍。”
李存勖聞聽大喜,對眾將言道:“傳令步兵在前,騎兵在後星夜前行,伏於敵寨外圍,五更攻寨。”,將令傳至,晉軍各營將士,口銜枚草,放倒旗幟,輕步行軍。後有清代雍正年間進士嚴遂成七律《三垂崗》一首贊曰:
英雄立馬起沙陀,奈此朱梁跋扈何。隻手難扶唐社稷,連城猶擁晉山河。
風雲帳下奇兒在,鼓角燈前老淚多。蕭瑟三垂崗下路,至今人唱百年歌。
五更之時,數萬晉軍已埋伏潞州城北,監軍張承業率一千士卒,備戰鼓一百架,號炮兩百響,號角一百隻佯作士氣;左軍都督周德威帥率一支兵馬伏於東北;右軍都督李嗣源率一支兵馬伏於西北;李存勖率中軍,以丁會為左,李存璋為右伏於正北。
梁軍大營之中一片寂靜,只有小雨依稀,遠遠傳來幾聲打更的聲音。猛然間,北面號炮連響,戰鼓擂動,號角長鳴,喊殺四起。梁軍尚在睡夢之中,天色在朦朧之中血腥四濺,人馬嘶鳴。
周德威率兵直插東北寨中,梁兵驚醒慌亂不堪。周德威令李存審、李嗣恩、李嗣本、周光輔分兵四路,鴉兵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