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6部分(1 / 4)

小說:慈禧全傳 作者:蒂帆

歲爺!”

這兩句話把皇帝說得萬般無奈,嘆口氣說:“光是背熟了書也沒有用,要逢三逢八能敷衍得過去才行。”

逢三逢八是作文的日子,一論一詩,由翁同龢出題和批改。詩倒還好,寫景抒情的題目,跟皇帝的性情對路,作論就很難說了,不是空空泛泛,沒個著手之處,就有堯天舜日,典故太多,無法安排。小李也知道,三八之期就是皇帝受熬煎的日子,這時忽然想到了一個辦法,便悄悄說道:“聽說翁師傅出的題目,都是頭一天想好了,寫在紙片兒上,夾在書裡,書是由他的聽差拿著,奴才想法子把題目早一點兒弄出來,萬歲爺也好有個準備。”

“這……,”皇帝有點心動,但終於斷然決然地拒絕:“那怎麼可以!這不就象翰詹大考舞弊一樣嗎?不行,還是我當場現做。”

“那就再好都沒有了。”小李非常見機,“師傅們都誇萬歲爺聰明,只要把心靜下來,什麼事不管,專心對付,一定對付得下來!”

裡裡外外都是激勵之聲,把皇帝逼得無可逃避,只有照小李的說法,“咬一咬牙發個狠”,專心去啃書本。

說也奇怪,只一轉念間,難的不覺得難,容易的覺得更容易。這天翁同龢出了一個論題,叫做“禹疏儀狄”,那是出在《戰國策》上的典故:“昔者帝女令儀狄作酒而美,進之禹,禹飲而甘之;絕旨酒曰:後世必有以酒亡其國者。‘”題旨極其明白。皇帝靜一靜心,先把古來以酒亡國的帝皇一個個想下來,等想到東漢靈帝,意思便很多了,不必再往下想。

材料夠了,只看如何安排?這時便想到了《帝鑑圖說》中每一篇所附的論贊,這本書有畫有故事,皇帝從小就喜歡,也背得很熟,把其中談到好酒誤國的幾篇,檢出來看了一下,掩卷細思,很快地有了第一段的意思。就這樣邊想邊做,一段五百字的論文,不過一個多時辰,就脫稿了。

窗課交到翁同龢那裡,一看便覺驚奇。因為一開頭便覺不凡:“夫旨酒者天之美祿”,欲貶先揚,不但蓄勢,且有曲折,而“天之美祿”這四個字,亦有來歷,出於《宋史》,是宋太祖對王審琦所說的話,皇帝能引史傳成語,雖用典故,卻如白描,見得學力確有長進,翁同龢非常高興。看完這篇“禹疏儀狄”,果然文氣暢順,曲折有致,便密密地加了圈,又寫評語。

詩題是皇帝早有預備的,最近做過“薊門煙樹”、“瓊島春陰”,一定還是在“燕山八景”中出題目,不脫“太液秋風”、“玉泉垂虹”之類。等出了題目,是做“玉泉垂虹”,限了很寬的“一先”的韻,皇帝毫無困難地交了卷。

兩本卷子拿回來,有圈有評,頌揚備至。這下皇帝臉上象飛了金一樣,視膳的時候,挺胸抬頭,顧盼自如,不再象平常那樣,畏畏縮縮,總是避著慈禧太后的眼光,深怕她來查問什麼似地。

慈安太后是最瞭解皇帝心事的,知道他今天一定有說出來很漏臉的事,不讓他說,憋在心裡,自然難受,所以閒閒問道:“今天上了什麼生書啊?”

“今天不上生書,做論、做詩。”皇帝說,聲音很爽脆,微揚著臉,彷彿做了件很了不起的事。

“喔,對了,今兒初三。”慈安太后說,“文章做得怎麼樣?

一定是滿篇兒的‘槓子’!“

“‘槓子’倒沒有。”皇帝矜持地說,“略微有幾個圈!”

“那可難得!”慈安太后故意這樣笑道,“不過我可有點兒不大相信,拿你的文章來我看!”

於是皇帝便問:“小李呢?”

只問得這一聲,宮女太監們便遞相傳呼:“叫小李!取萬歲爺做的文章!”

小李是早就預備好的,捧著皇帝的一論一詩兩篇窗課,得意洋洋地走進殿來,直挺挺往中間一跪,雙手高舉過頂,宮女從他手裡接過詩文稿,呈上膳桌。

慈安太后一看,喜動顏色,“還真難為他!”她看看在注視的慈禧太后說,“翁師傅很誇了幾句。”接著便把稿子遞迴給皇帝:“拿給你娘去看吧!”

慈禧太后不懂詩,這種議論文的好處,因為奏摺看得太多,連夾縫裡的意思都明白,讀皇帝這篇“禹疏儀狄”,聲調鏗鏘,筆致宛轉,也覺得很高興,但不願過分獎許,怕長了他的驕氣,便淡淡地說道:“長進是有點兒長進了,不過也不怎麼樣!”

皇帝滿懷希望,以為必有幾句讓他很“過癮”的話可聽,結果是落得“不怎麼樣”四個字的考語,頓時覺得一身的勁都洩了個乾淨,用功竟是枉拋心力!

※ ※※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章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kanshuwo.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