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9部分(3 / 4)

小說:慈禧全傳 作者:蒂帆

抽身,只能打定這樣的主意:瞿氏藏書歸公一事,仍須貫徹初意,不過不能讓瞿家吃虧,亦不能讓端方巧取豪奪。將來細節方面,要好好磋商。

瞿啟甲與常熟計程車紳,都覺得這個宗旨不錯,於是打電報通知了已經到京的端方。

隔了兩天,端方回常熟士紳一個公電:“瞿氏藏書歸公,俟京師圖書館成立,當贊成。與學部諸君同閱來電歡喜讚歎,莫可名言!圖書館在淨業湖上,月內即可入奏,先此電謝。”

這個電報,語氣頗有曖昧之處,細心尋繹,才發現端方居心叵測。“當贊成”三字之中,大有文章,彷彿瞿氏自願以藏書歸公,而他以本省長官的資格,贊成瞿氏完成這樁好事。本來是公家向瞿氏徵求家藏,若肯割愛,已是很顧公家的面子,至於酬報,自然照市價計算,如今變成瞿氏自願報效,即不能索償,無非由端方具奏,請予獎勵,即令“給價”,亦不過實值的一兩成而矣!這就是端方慣使的伎倆,既是巧取,亦是豪奪。

不過端方一回了任,卻一時沒有工夫來管此事。因為江蘇在“大鬧家務”,巡撫、藩司、臬司、上海道吵作一團,最後則連端方自己亦不能不牽涉在內了。

糾紛先起於上海道蔡乃煌,欺侮江蘇巡撫陳啟泰。由於陳啟泰在公事上詰責得嚴厲了些,蔡乃煌的回信,語多不遜,“橫一榻烏煙,叉八圈之麻雀”,竟成醜詆。陳啟泰大怒,嚴章參劾。向來督撫參司道,無有不準的,重則撤職,輕則查辦,視情節而定。這回出了新花樣,朝命江督端方查辦,既查蔡乃煌,亦查陳啟泰。老邁身弱的陳啟泰一氣成病。當端方進京時,已有奏請開缺,回湖南養病之說了。

及至端方回任,江蘇藩司瑞澂因病請假,由臬司左孝同兼署。藩司衙門有個顧師爺,是瑞澂的親信,而為陳啟泰所惡。於是趁此機會逐顧而薦一姓韓的入藩幕。

瑞澂得知其事,大為惱怒,他認為自己是請假,並非開缺,巡撫何得擅易他的幕僚?於是上書江督,控訴陳啟泰“專制無理”,連帶也責備左孝同,指他“有意蔑視”。

這件事本來是陳啟泰做得魯莽,加以瑞澂的靠山甚硬,只等陳啟泰一開缺,“指日高升”,端方當然要買他的帳,下個札子給陳啟泰,要他“驅逐韓幕”。這一來,陳啟泰的病勢當然又重了。

那知事情還沒有完,韓去而顧不至,閉門高臥,百事不管。名幕的架子向來是這樣大的,而事實上又非他不可,沒有他許多重要公事都不能辦。於是,首府、首縣再三勸駕,方將堅臥的顧師爺復起。

等這一場督撫藩臬糾纏不清的糾紛,告一段落,陳啟泰一病不起,端方得要派人奏報出缺,派人署理,查查陳啟泰任內有無虧空,以及重要的未了事項。這一陣忙下來,他自己奉調直隸,繼楊士驤遺缺,忙著辦交代,“放起身炮”,一時顧不得瞿家的藏書,但卻始終未能忘情。這一次來看張之洞,是別有用心的。

“這一次交卸,別無經手未了的事件放不下心,唯獨瞿氏藏書,耿耿於懷。”端方的話鋒一轉:“圖書館的館址,不知道中堂定奪了沒有?”

“在我是早已定奪了!”張之洞答說:“就是內務府還有意見。”

京師圖書館的館址,是早在端方春天進京時,便已選定,在德勝門內的淨業湖,亦名積水潭。京師相傳有“四水鎮”,東南,崇文門西泡子河;西南,宣武門西的太平湖;東北,地安門左的什剎海;西北,德勝門右的積水潭。

積水潭上有一座鎮水觀音庵,乾隆年間改名匯通祠。祠據高阜,四周水木清曠,是個讀書的好地方。張之洞預備在淨業湖中央的洲渚上,興建四座樓閣,庋藏四庫全書,宋元精槧。學部早就將計劃擬好了,只是淨業湖、匯通祠是內務府管理的官產,竟還不肯放手,所以至今不曾出奏。

“以中堂的身分,莫非內務府還有異議?”

“這也很難說。陶齋,”張之洞不勝感慨地,拉長了聲調說:“今非昔比羅!”

“事情是如此,沒有地方就不能建館,不建館,常熟的書就來不了。”

“當然,當然!這件事我一定要辦的,明天我就讓部裡擬稿出奏。”

“中堂,奏摺上先別提瞿氏藏書,免得有人誤會,以為有了瞿書才建館,豈不貶低了京師圖書館的身分?”

“不錯,不錯!不過四庫全書,天祿琳琅,那是一定要提到的。”

“當然!碩果僅存的一部,歸於典藏,自足增重。”端方接著說道:“此館之設,移中秘之書,嘉惠士林,是千載創新的盛舉,非中堂之力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kanshuwo.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