會留下。”
“肅王一定會進軍機,”趙秉鈞接著楊士琦的話說:“保不定還是領班。”
“那你的意思是,老慶一定不會留下羅!”
“是的。如果老慶留下,肅王的資格邁不過他去。”
“我當然要回洹上養老去了!”袁世凱的語氣近乎自嘲:“我擔心的是那一來朝局會有大翻覆。國事如此,何堪再生動亂?如果康梁得志,善化東山再起,西林捲土重來,只怕用不到三年,就會斷送了愛新覺羅的天下!”
“康梁不見得會得志。”趙秉鈞說:“我聽肅王談論,說皇上這幾年跟戊戌以前,大不相同了,到底經過這一場大亂,逃過那一次難,長了許多見識,不會輕舉妄動,再說銳氣也消了許多。不過善化復起,卻是一定的!”
“然則西林重來,亦為時所必然。那一來,”楊士琦說:“一定翻戊戌政變這一案。北宋紹聖,明末崇禎年間的往事,必見於今日。”
他所說的典故,趙秉鈞聽不懂,袁世凱卻很瞭解,點點頭:“此語甚確!我們須早為之計。”
“定計先要定宗旨。”楊士琦說:“是預先疏通呢,還是不容此翻覆出現?”
袁世凱起身蹀躞,沉吟不答。想了好一會,突然站在趙秉鈞面前問道:“你說李蓮英想躲開那件‘大事’,是你的猜想呢,還是聽到了什麼?”
“也不算是猜想,是細心琢磨出來的。”
“你知道不知道當年慈安太后暴崩的事?”
“知道!我就是從那件事上悟出來的。”
袁世凱點點頭,“你琢磨得不錯!不過,這件‘大事’李蓮英不幹,自然會有人幹!”他看看他們兩人問:“是嗎?”
“此所以小德張格外值得重視。”楊士琦說:“眼前倒是肅王的一舉一動,更宜注意。”
“這何消說得?”趙秉鈞答道:“在眼前來說,我還能制他,倘或他再往上爬,我可就無能為力了。”
“當然不能讓他再往上爬,如果他能往上爬,大事就不可為了。”楊士琦說。
這等於有了一個結論,也就是定了“宗旨”,如楊士琦所說的,必不容朝局有大翻覆的情形出現。
※ ※ ※
在宮中,戊戌政變以後一度在私下流傳得很盛的一句話:
“換皇上”,如今又有人在悄悄談論了。
不過,同樣的一句話,前後的意思不一樣。那時說“換皇上”就是換皇上,現在說“換皇上”,是意味著大權會有移轉。
皇帝駕崩,另立新主,固然是“換皇上”,但也可能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