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兄的遭遇很奇,也很巧,跟此人偏偏在此時此地重逢。楊國麟這一案,至今是個疑團,聽老兄所說,越發覺得詭譎。既然你跟他有舊,再好沒有,就請你好好照料。得便不妨跟他多談談。”
“是!”高鶴鳴答說:“他說些什麼,卑職一定據實轉陳。”
“很好,很好!不過,”陳夔麟正式說道:“你跟楊國麟的那一段淵源,以及他現在被看管的情形,老兄絕不可跟任何人提起。這一層關係重大,倘或洩漏了,上頭追究起來,恐怕我亦無法擔待。”
“是,是!卑職明白。”
七九
回到監獄,高鶴鳴對待楊國麟更加恭謹。他始終相信楊國麟是個大貴人,每次去看他,都要把房門關得緊緊地。有個獄卒,懷疑莫釋,有天舐破窗紙,往裡偷窺,入眼大駭,只見“高四老爺”直挺地跪在“楊爺”面前回話。不過語聲低微,聽不清說些什麼?
這個秘密一洩漏,流言就象投石於湖那樣,漣漪一圈接著一圈地散了開去。及至電報傳到武昌,說慈禧太后立了“大阿哥”,而且元旦朝賀,由“大阿哥”領頭行禮,皇帝並不露面,就越發使人疑心,皇帝已經逃出京城,而“大阿哥”不久便要正位。甚至湖北的官場中亦頗有人相信,被看管在江夏縣監獄,獄神廟中的神秘人物,即是當今皇上,楊國麟不過化名而已。
※ ※※
餘誠格講這個故事,足足有三刻鐘之久。酒冷了又換,換了又冷,主客都無心飲食,為這個故事中的重重疑問所困擾了。
“我也隱約聽說有這麼一回事。只為這兩年離奇古怪的謠言太多,所以沒有理會。誰知道真有這樣的事,豈不駭人聽聞!”
“還有駭人聽聞的事。”餘誠格說:“那楊國麟居然還有手諭,派那個高四老爺當武昌知府。”
“這可是愈出愈奇了!”立山很感興趣地問:“也愈來愈有趣味了。以後呢,高四老爺可曾做過一天‘大老爺’?”
“那倒不知道了。不過,我想這姓高的再迷糊,亦不至於拿著這張‘手諭’想去接陳夔麟的印把子吧?”
“他就想也不能夠。”餘莊兒抽嘴說道:“陳大老爺肯嗎?”略停一下他又說:“我就不明白,這樣荒唐的事,湖北張大人居然也忍下去了!為什麼不辦呢?”
“著!”立山使勁拍了一下手掌,“一語破的!最不可解者在此。張香濤到底是什麼意思呢?莫非想居為奇貨?”
“這也難說!”餘誠格向餘莊兒說:“我跟立四爺所談的話,你可別說出去!”
“你老也是!我回避好不好?”
“不!不!坐著。”餘誠格臉轉向立山,“張香濤實在是個新黨,不過他很會做官,一向善觀風色。照我的看法,他是有心想保全皇上,卻又不敢得罪皇太后。果然有廢立之舉,他說不定就會在這楊國麟身上做一篇文章。”
立山很注意地聽著,沉吟了一會,點點頭說:“你這話很有意味,不過這篇文章不好做。你倒說說,譬如你是張香濤,怎麼做法?”
“容易得很!只跟報紙的訪員透個風聲,把這件疑案轟出來,再上個奏摺,說民間流言甚盛,故而有狂悖之徒,膽敢如此假冒。為鞏固國本,安定人心起見,應請皇上仍至廟祀。
這一下,不就把端王他們的野心打下去了嗎?“
“言之有理!”立山說道:“來,來,該敬老兄一杯。”
自此而始,立山對餘誠格倒是刮目相看了。原以為這位“餘都老爺”除了會唬人以外,別無所長,如今看來,肚子裡還著實有些丘壑。
“李少荃一直笑張香濤是書生之見。”餘誠格幹了酒,談興更好了,“其實書生也有書生可愛、可佩服的地方。”
於是餘誠格談了一個掌故。當吳三桂請清兵,李自成被逐,順治入關,弘光帝即位南京時,南北同時發現了兩位太子。在南京的太子是假冒的,本名叫王之明,此人年紀甚輕,而口齒甚利。群臣會審時,有人叫他“王之明”,他應聲質問:“為什麼不叫我明之王?”搞得堂上張口結舌,幾乎問不下去。
當時擁立弘光的一派,對這個王之明大傷腦筋,因為明知其假,卻舉不出他冒充的證據,而若無法證明其假,弘光帝就得退居藩封,以大位歸還太子。於是,請一個人來驗視真假,這個人叫方拱乾,崇禎年間當過東宮講官,與太子及皇子是朝夕相見的,由他來鑑定,當然最權威不過。“結果你猜怎麼樣?”餘誠格自問自答:“方拱乾既不說真,亦不說假。面是見過了,始終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