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9部分(1 / 4)

小說:慈禧全傳 作者:蒂帆

恭王默諭,跪安退出東暖閣。因為未奉懿旨退出養心殿,所以仍舊在明間伺候。

不久,慈禧太后一個人走了來,站著問道:“皇帝流‘汁’太多,精神委頓,你們看,可有什麼好辦法?”說著,拿起手絹去撫眼睛。翁同龢因為不滿李德立,有句話很久就想說了:“臣有愚見,聖躬違和,整一個月了,十八天之期已過,如今的證候是外證,宜另行擇醫為上。”

“這話,我跟榮祿也說過。”慈禧太后問道,“外面可有好大夫?”

“有一個叫祁仲的,今年八十九歲,治外證是一把好手。”

榮祿磕頭答道:“臣請懿旨,是否傳來請脈?”

“八十九歲,見過的證候,可真不少了。就傳來看吧!”

到了午間,祁仲被傳召到宮,由兩名蘇拉扶著下車,慢慢走到養心殿,看他鬚眉皤然,料想一定見多識廣,能夠著手回春,所以無不重視,靜靜等在殿外,聽候結果。

祁仲是由李德立陪著進東暖閣的,約莫過了半個時辰,方始診視完畢,隨即被召至西暖閣,兩宮太后要親自問話。

祁仲倒是說出來一個名堂,他說皇帝腰際的潰爛,名為“痘癰”,雖然易腫易潰,但也易斂易治。大致七日成膿,先出黃白色的稠膿,再出帶血的“桃花膿”,最後出淡黃水,這時腫塊漸消,痛楚亦減,就快好了。

慈安太后一聽這話,頓現喜色,迫不及待地問道:“你是說,皇上的這個痘癰不要緊?”

八十九歲的祁仲,腰腿尚健,眼睛也還明亮,就是雙耳重聽。當時由榮祿大聲轉述了慈安太后的話,他才答道:“萬歲爺的痘癰,來勢雖兇,幸虧不是發在‘腎俞’穴上,在腎俞之下,還不要緊。”

“喔,”慈安太后又問:“腎俞穴在那兒啊?”

榮祿連朝侍疾,每天都跟李德立談論皇帝的病情,什麼病,什麼方劑,頗懂得一些了,腎俞穴恰好聽李德立談過,此時因為祁仲失聰,轉述麻煩,便徑自代奏,指出俞穴在“脊中對臍,各開寸半”處,正是長腰子的地方,所以叫做腎俞。

這就明白了,如果是發在腎俞穴上,則腎亦有潰爛之虞,“總算不幸中大幸”,慈禧太后亦感欣慰,要言不煩地問:“那麼,該怎麼治呢?”

祁仲的答奏是,以培元固本為主,本源固則百病消,即是邪不敵正的道理。這跟主張溫補的說法相同,慈禧太后便吩咐拿方子來看。

看方子上頭一味就是人參,慈禧太后便是一愣,但以慈安太后等著在聽,所以還是念了出來:

“人參二錢 白朮二錢 茯苓二錢 當歸二錢 熟地三錢 白芍二錢 川芎錢半 黃芪三錢 肉桂八分 炙甘草一錢。”

等唸完,慈禧太后失聲說道:“這不是‘十全大補湯’嗎?”

祁仲聽不見,沒有作聲,恭王答了聲:“是!”

就這一下,君臣上下,面面相覷。最後仍是慈禧太后吩咐:“讓他先下去!等皇上大安了,再加恩吧。”

“喳!”榮祿答應著,向值殿的太監努一努嘴,把祁仲攙扶了下去。

“溫補的藥都不能用,怎麼能用‘十全大補湯’?”慈禧太后異常失望地說,“我看這姓祁的,年紀太大嘍!”

她是想罵一聲:“老悖晦!”只是在廟堂之上,以太后之尊,不便出口。其實,祁仲一點都不悖晦,他行醫七十年,外科之中,什麼稀奇古怪的疑難雜症都見過,皇帝的“病根”,他在未奉召以前,就曾聽人談起,及至臨床“望聞問切”,知道外間的流言,不盡子虛。如果是平常人家,說得一聲“另請高明”,拱拱手就得上轎,在宮中卻不能。他心裡想,這個病只要沾上手,無功有過,這麼大年紀,吃力不討好,壞了自己一世的名聲,何苦來哉?因此想了這麼一套說法,有意讓藥方存案,無功無過,全身而退。反正到過深宮內院,瞻仰過太后皇上,這一生也算不白活了。

他是這樣的打算,卻害“薦賢”的榮祿,討了個老大的沒趣,臨到頭來,還是奉了懿旨:“讓李德立仔仔細細地請脈。”

仔細請脈的結果,卻又添了新的證候,雙頰和牙齦,忽然起了浮腫,仍是陽氣過旺所致,同時又患洩瀉,一晝夜大解二十次之多,聽之可駭,而李德立卻欣然色喜,說是有此一瀉,餘毒可淨,確有把握了。

這話傳到深宮,無不奔走相告。這天恰逢臘月初一,平時每逢朔望,皇帝在漱芳齋侍膳,照例有戲,這天卻是由皇后妃嬪侍從,遍歷各宮的佛堂拈香。

第一處是在寧壽宮後殿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章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kanshuwo.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