咸豐十年八月,圓明園被焚。當時最心疼的,恐怕除了文宗,就是雷景修了!雷家數代心血,化為烏有,而自康熙至乾嘉,一百年辛苦經營的中國第一名園,遭此浩劫,估量國家財力物力,再無重複舊觀之望。因此,雷景修從世居的海淀,遷家到西直門內東觀音寺。其時諸子都已長成,最能幹的是老三雷思起,文宗的定陵,就由他主持興建,工成賞官,是個鹽大使的銜頭。
同治十三年重修圓明園,鬧得天翻地覆,其實穆宗一半是為母受過。在慈禧太后親自幹預之下,雷思起與他的兒子廷昌,曾蒙召見五次,雷景修收集的圖稿“燙樣”,此時大得其用,“樣子雷”的名聲,再度傳播入口。但隨著“天子出天花”的穆宗駕崩,一切似都歸於泡影,雷思起也就鬱郁下世了。
※ ※※
如今雷廷昌又蒙慈禧太后召見了,是由內務府大臣福錕帶領,磕頭報名以後,慈禧太后問道:“你父親呢?我記得你父親叫雷思起。”
“是!”雷廷昌答道:“奴才父親在光緒二年去世了。”
“你今年多大?”
“奴才今年四十一。”
“你弟兄幾個?”
“奴才弟兄三個。只有奴才在樣式房當差。”
“你現在是多大的官兒?”
“奴才本來是候選大理寺承。光緒三年惠陵金券合龍,隆恩殿上樑,奴才蒙恩賞加員外郎職銜。”
“普陀峪的工程,也有你的份嗎?”
普陀峪就是慈禧太后將來的陵寢所在地,經營多年,耗資鉅萬,雷家在這一陵工上就發了一筆大財,所以聽慈禧太后提到此事,趕緊碰頭答道:“老佛爺的萬年吉地,奴才敢不盡心?”
“是啊!你家世受國恩,如果再不盡心,可就沒有天良了。”
慈禧太后問道:“清漪園從前也是你家承辦的吧!”
“是!”雷廷昌說,“清漪園在乾隆十五年改建為大報恩延壽寺,是奴才的太爺爺手裡的事。”
“清漪園這個地方怎麼樣啊?”
問到這話,雷廷昌不敢怠慢。他是早由立山那裡接受了指示的,要盡力說得那地方是如何如何地好,只要講得動聽,儘管不厭其詳。不過話雖如此,雷廷昌卻怕慈禧太后不耐煩細聽,講到一半,嫌嚕囌不讓他再往下說。那一來,只怕就此失寵,以後再無“面聖”的機會了。
因此,他磕個頭說:“回老佛爺的話,清漪園的好處極多,來歷很長,怕老佛爺一時聽不完,是不是讓奴才寫個節略,等老佛爺閒下來有興致的時候,慢慢兒細看?”
“不要緊。”慈禧太后為“好處極多”這四個字所打動,興味盎然地說,“你慢慢兒說好了。”
“是!”雷廷昌答應一聲,由萬壽山談起。
萬壽山在元朝叫做甕山,南面的一片湖叫做金湖。地當玉泉山之東,圓明園之西。明朝在此地建有圓靜寺和好山園,康熙四十一年,就此一寺一園改建作行宮,就是甕山行宮。
乾隆十六年,高宗生母孝聖憲皇后六旬萬壽,高宗特就圓靜寺改建為大報恩延壽寺,祝禧頌聖。甕山改名為萬壽山,金湖疏浚拓寬,賜名昆明湖。臨湖建園,題名“清漪”。
建大報恩延壽寺,是在乾隆十五年開的工,建清漪園及疏浚昆明湖,是乾隆十六年的事。這年正月,高宗奉皇太后第一次南巡,三月初一駕臨杭州,初睹“西子”,驚為天下美景第一,湖山勝蹟,題詠將遍,流連半月之久,方始移駕蘇州。四月間迴鑾抵京,降旨修清漪園,導西山、玉泉山之水,廣為疏浚昆明湖,形狀即為西湖的具體而微,而清漪園的經營,有許多地方取法於西湖的名勝。西湖的蘇堤與湖心亭,都出現在昆明湖中,最明顯的是,萬壽山前山正中所建的九層大塔,也就是報恩寺塔,與西湖雷峰塔的形狀,極其相象。
萬壽山分為前山與後山兩部分,後山有一條小河,沿河築一條街道,全仿蘇州,頗具江南水鄉的風味。這些景緻,都成陳跡,雷廷昌並未見過,但他的口才來得,描繪得十分生動,真讓慈禧太后聽得忘倦了。
最後才談到清漪園遺址的好處,一句話:有山有水。這句話聽來平淡無奇,需要拿別處來比較,才見得“有山有水”四個字不容易做到。西苑雖有白塔山,其實不過一處丘陵;圓明園方圓二十里,有名的美景,就有四十處,但水多山少,格局散漫,不如清漪園背山面湖來得緊湊。
提到圓明園的散漫,慈禧太后頗有感慨,也深悔失計。當年重修圓明園,工費也用了一兩百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