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部分(2 / 4)

小說:慈禧全傳 作者:蒂帆

下。只見恭王神情莊肅地說道:“奉旨:景壽、穆蔭、匡源、杜翰、焦祐瀛退出軍機。應得之咎,派恭親王會同大學士、六部九卿、翰詹科道,分別輕重,按律秉公具奏。”

在一提到名字時,那五個人已跪了下來,等宣完旨,個個面如土色。比較還是穆蔭鎮靜些,說了句:“臣遵旨。”然後大家都磕了頭,站了起來,垂頭喪氣地退回屋內。

載垣突然開了口,他是一急急出來的一句話:“我們沒有在御前承旨,那裡來的旨意。”

“哼!”恭王冷笑一聲,回頭對周祖培說道:“你們看,到今天,他們還說這話。”

“只問他們,奉不奉詔就是了!”

這句話很厲害,載垣不敢作聲,端華卻先叫了起來:“這是亂命……。”

一句話未完,恭王大聲喝道:“給我拿!”

說到“拿”字,已有侍衛奔了上來,七手八腳地揪住了載垣和端華,同時把他們的暖帽從頭上摘了下來。

“豈有此理!混帳!你們敢這個樣子對待國家大臣?”載垣高聲大罵。

“送宗人府!”恭王說了這一句,首先走了出去。

等一出隆宗門,但見遠處雞飛狗跳般亂成一片,顧命大臣入朝的輿夫僕從,都讓守衛宮門的護軍驅散,這面載垣和端華還在大聲吆喝:“轎子呢?轎子!”乾清門的侍衛沒有一個答腔,推推拉拉地把他們架弄到宗人府去了。

第八部分慈禧全傳(八)(7 )

恭王沒有心情理這些,他現任要處置的是如何傳旨捉拿肅順?依照他們商定的計劃,這應該由文祥去辦,為了鄭重起見,明知文祥是個極妥當的人,他仍舊把他拉到一邊,在把那道派睿親王仁壽和醇郡王奕澴拿問肅順的諭旨遞過去時,特別告誡:“肅六扈從梓宮,別激出事來!咱們可就不好交代了。我怕老七辦不了這件大事。”

“七爺不至於連這一個都辦不了,”文祥很沉著地答道:

“等我來籌劃一下。”

“對。不過,可也要快。”恭王又說,“我先陪他們到內閣去談談,回頭就回翔鳳衚衕。你這裡的事兒一完,馬上就來。”

於是恭王陪著桂良他們到太和門側的大學士直廬,文祥仍回軍機處。解任的軍機大臣都已回家,閉門待罪,整個樞廷,只剩下文祥一個人維繫政統,由於這一份體認,使他頓感雙肩沉重,似覺不勝負荷。同時想到聲勢煊赫的王公大臣,片刻之間,榮辱之判何止霄壤?宦海中的驚濤駭浪,也著實令人望而生畏。

正這樣感慨不絕時,朱學勤已迎了上來,他是以值班軍機章京的資格留在這裡的。此刻人逢喜事精神爽,臉上掛著矜持的微笑,但一見文祥的臉色沉毅,不知出了什麼意外,笑容頓斂,只悄悄跟著他進了裡屋。

“唉!”文祥嘆口氣說,“早知今日,何必當初?”

朱學勤不知他是為誰感嘆?不便答話,只問:“到密雲傳旨派誰去?”

文祥想了想說:“勞你駕,看楊達在不在?”

楊達是步軍統領衙門的一個佐領,文祥把他挑了來做侍從,人生得忠誠而機警,朱學勤覺得派他到密雲辦這件差使,是個很適當的人選,於是親自到隆宗門外去把他找了來。

“修伯,你用恭王的名義,寫封信給醇王,把今天的事,扼要敘一敘。連同這道上諭,一起加封寄了去。”

朱學勤照他的囑咐辦妥,另外又取了一個軍機處的印封,套任外面,一起送了進來,文祥過了目,隨即交了給楊達。

“這裡到密雲,最快什麼時候可到?”

“馬好的話,三更天可到。”

“你騎了我的那匹‘菊花青’去。三更天一定得到。”文祥又問,“密雲地方你熟不熟?”

“去過幾回,不算陌生。”

“好!七王爺住在東大街仁義老店。一到密雲,就去叫七王爺的房門,當面把這封信送了,到天亮,你再去見七王爺,他有什麼話,你帶回來。明兒中午,我等你的回話。”

“喳!”楊達響亮地答應著。

“我再告訴你,”一向一團藹然之氣的文祥,此時臉上浮現了肅殺的秋霜:“這一趟差使不難,你要辦砸了,提腦袋來見我!記住,謹慎保密!”

楊達神色懍然地稱是,當著文祥的面,把那個厚厚的大印封,貼胸藏好,請安辭去。匆匆回到東城步兵統領衙門,從槽頭上把文祥那匹蒙古親王所贈的“菊花青”牽了出來,又挑了四名壯健的親兵和四匹腳程特健的好馬,到文案上領了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kanshuwo.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