嶺。
整整一天,某個小氣的女人再沒有和他說過一句話。
走山路也有好處,沿途的風景不差,青山綠水,白雲悠悠。
偶爾能見到傲立崖上的青松,亭亭如蓋。也能見到路邊盛放的野花,樸實而堅韌。
許七安是個憐香惜玉的人,走的不快,偶爾還會停下來,挑一處景色秀麗的地方,悠閒的歇息小半時辰。
與她說一說自己的養魚經驗,往往招來王妃不屑的冷笑。
..........
半旬之後,使團進入了北境,抵達一座叫宛州的城市。
宛州是小州,比縣大比郡小,宛州土地肥沃,適合耕種,是楚州的糧倉之一。
此地建築風格與中原的京城相差不大,不過規模不可同日而語,又因附近沒有碼頭,所以繁華程度有限。
楊硯出示了朝廷文書後,城門上的最高將領百夫長,親自帶隊領著他們去驛站。
使團剛在驛站休整下來,楊硯洗了個熱水澡,剛要坐下來喝茶,宛州刺史來了。
知州大人姓牛,體格倒是與“牛”字搭不上邊,高瘦,蓄著山羊鬚,穿著繡鷺鷥的青袍,身後帶著兩名衙官。
“下官不知幾位大人大駕光臨,有失遠迎,有失遠迎........”
牛知州態度極為謙卑,與大理寺丞和兩名御史還有楊硯見禮後,問道:“敢問,幾位大人所來何事?”
楊硯不擅長官場交際,沒有作答。
大理寺丞取出早就準備好的文書,笑容滿面的遞過去,並三言兩語與知州開始稱兄道弟。
牛知州與大理寺丞寒暄完畢,這才展開手中文書,仔細閱讀。
看完文書後,牛知州表情極為古怪,甚至覺得荒謬,目光掃過眾人,試探道:“敢問,哪位是許銀鑼?”
大理寺丞嘆息一聲,悲傷道:“使團在途中遭遇敵人伏擊,許銀鑼為保護大夥,身受重傷。我等已派人送回京城。”
牛知州大驚失色:“竟有此事?何方賊人敢伏擊朝廷使團,簡直無法無天。”
姓劉的御史擺擺手,道:“此事不提也罷,牛大人,我等前來查案,正好有事詢問。”
牛知州連忙作揖:“御史大人請問。”
劉御史沉聲道:“楚州戰況如何?”
聞言,牛知州嘆息一聲,道:“去年北方大雪連天,凍死牲畜無數。今年開春後,便時常入侵邊境,沿途燒殺劫掠。
“好在鎮北王麾下兵多將廣,城池未丟一座。蠻族也不敢深入楚州,只可憐了邊境附近的百姓。”
並不是所有百姓都住在城裡,那些遭遇蠻族劫掠的,是村落和鎮子裡的百姓。
使團眾人相視一眼,刑部的陳捕頭皺眉道:“血屠三千里,發生在何地?”
牛知州苦笑攤手,道:“這簡直是天方夜譚,諸位大人應該知道,楚州縱橫加起來,不過八千里。若是有血屠三千里之事,那下官還能站在這裡與大人們說話?”
劉御史嗤笑一聲:“大家都是讀書人,牛知州莫要耍這些小聰明。”
“血屠三千里”是一個典故,源於古時戰國時期,有一位嗜殺成性的將軍,破滅敵國時,帶領軍隊屠戮三千里。
後世引為典故,用來形容大型殺戮以及殘暴冷酷。
蠻族雖有騷擾邊境百姓,燒殺劫掠,但鎮北王傳回北方的塘報裡,只說蠻族滋擾邊關,但都已被他帶兵打退,捷報不斷。
蠻族如果真的做出“血屠三千里”的暴行,那就是鎮北王謊報軍情,嚴重瀆職。
...........
PS:這一章寫的比較慢,好在卡點更新了,記得幫忙糾錯字。